课外古诗词赏析与名著导读(下)一、课外诗词五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欢》李煜(宋)《登飞来峰》王安石(宋)《清平乐·村居》辛弃疾(宋)学习目标一、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二、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三、学习诗人品格情操,感受诗人人格魅力。学习重点一、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二、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学法指津学习过程中大家可以按照“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走近作者、明晰写作背景——品味意象、走进作者心灵——背诵诗歌、陶冶自身情操”的顺序进行,以读带品,以品促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走近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走近作者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品味名句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隐有绿意;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艺术提升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无题李商隐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译文你我的相见是多么的难得,犹如百花盛开须得期遇着春风一度;你我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好似东风无力想要挽留住百花凋残。我对你的思念啊,就像那春蚕吐丝,不死则绵延无尽、哪有绝期?我想你的泪流啊,就像那蜡炬燃烧,不灭则长流不止、怎会停息?译文你早起对镜梳妆时的慵容,是否有着容颜转变的愁虑;我夜晚对月低吟时的孤影,怎经得起清辉遍洒的冷寒。虽说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啊,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候!走近作者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豀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xíng)阳(今郑州荥阳)。走近作者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fěi)恻,为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