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浙江专版)届高三生物二轮冲刺盘查知识点考纲对接演练专题2第2讲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知识点1细胞呼吸(Ⅱ)1.(·安徽卷,3改编)如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B.种子成熟后期水分减少,呼吸速率下降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水稻种子在植物开花后的10到30d(种子成熟前期)干物质快速积累,随后趋缓;而呼吸速率在10到30d则维持很高水平,随后快速减弱,即干物质积累速率与呼吸速率成正相关,故A项正确、D项错误。种子成熟后期水减少、脱落酸含量较高是植物生理的事实,这两种成分的含量变化影响呼吸速率,使之下降。答案D2.(·海南卷,2)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厌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NADPH的生成过程B.需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NADP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N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解析厌氧呼吸与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完全相同的,都产生少量的ATP和NADPH,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NADPH与氧气氧化生成水,故A项错误,B项正确;硝化细菌可利用氧化环境中氨气产生的能量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故C项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的NADPH供碳反应阶段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还原C3化合物,故D项正确。答案A3.(·杭州五校联考)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和2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1和2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NADH解析图示①为细胞溶胶,②为线粒体基质,③为线粒体内膜;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和NADH;③为需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1、2所含酶种类不同。答案D知识点2光合作用(Ⅱ)4.(·海南卷,10)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A.a、b和dB.a、c和eC.c、d和eD.b、c和e解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淀粉遇碘变蓝。a处黄白色,没有叶绿素,特别是没有叶绿素a,不能进行光合作;b处有叶绿体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e处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处有叶绿素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5.(·浙江江山模拟)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Ⅰ阶段通过叶绿体中色素把光能转化为ATP、NADPH中的稳定的化学能B.Ⅰ阶段中生成的NADPH将作为还原剂参与碳反应C.③④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细胞溶胶D.如该植物是水稻,根部在水淹较长时间后,其④过程的产物是酒精和CO2解析图示Ⅰ阶段为光反应,该阶段中色素将光能转化为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答案A6.(·浙江宁波“十校”联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某种绿藻进行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多项研究。图1表示在两种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绿藻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图2是表示将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的情况下,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下表中数据是在不同温度下对绿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量的结果,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温度/℃51015202530351.001.752.503.253.753.503.000.500.751.001.502.253.003.50(1)在图1中的B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若由C点条件突然变为B点时,绿藻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2)据图2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平均呼吸速率为________μmol/min。在乙处光照一段时间后,溶解氧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图2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________。(3)据上表数据,若每天对绿藻进行12h光照、12h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