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浙江专版)届高三生物二轮冲刺盘查知识点考纲对接演练专题6第1讲种群与群落知识点1种群的特征(Ⅰ)1.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春运期间,杭州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它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图中①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既能影响出生率,也能影响死亡率,性比率则影响出生率,所以②和③分别为出生率和死亡率,④是年龄结构,⑤是性比率。选项A正确: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选项B错误:春运期间杭州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说法错误;选项C正确: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结构正确;选项D正确: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比率,说法正确。答案B知识点2种群的增长方式(Ⅱ)2.请根据右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符合马缨丹的疯狂蔓延趋势。(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若出现________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3)曲线Ⅰ和曲线Ⅱ代表的种群进化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其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________(一定、不一定)会发生改变。(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曲线Ⅱ表示太湖中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点后,增长率为0。(5)依据自然界中“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马缨丹引种到夏威夷后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说明其呈“J”形增长,图中曲线Ⅰ符合马缨丹的疯狂蔓延趋势。(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S”形增长,图中曲线Ⅱ符合,若出现曲线下降,如CD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3)曲线Ⅰ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说明外界环境适宜,自然选择的作用较弱,而曲线Ⅱ随着时间的增加,增长速率减慢,到一定程度后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导致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该种群所生活的环境变得恶劣,空间、食物、天敌等使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而生存下来的个体更适应环境,因此曲线Ⅱ的种群进化速度高于曲线Ⅰ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发生改变。(4)当种群数量达到F点后,增长率为0。(5)由于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E点后进行。答案(1)Ⅰ(2)ⅡCD(3)曲线Ⅱ一定(4)F(5)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知识点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Ⅰ)3.(·浙江十校联考)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B.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同步的C.领域行为是一种调节社鼠种群数量的内源性因素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形增长解析种群的数量总在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食物与天敌间数量波动有先后,并非“同步”的;只有“食物”充足,社鼠还可能由于其他生存条件(如空间、温度等)的制约而无法呈“J”形增长。答案C知识点4群落的结构(Ⅰ)4.(·湖南十二校联考)如图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解析造成A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原因是温度,造成B、C分布特点的原因是“光照”;A处不同高度山坡上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