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路(xx省道-xx)施工总承包工程新建xxxxx省道搭接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苏xxxxxxxxx建设有限公司2018年7月xxxxxxxxxxx路(xxxxxxxx省道-xxxxxx)道路工程新老路搭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km。二、编制依据(1)xxxxxxxxxxxxxxxxxx市政总包工程招标文件;(2)xxxxxxxxxxxxxxx新建工程施工设计图纸;(3)xxxxxxxxxxxxxxx地勘报告;(4)xxxxxxxxxxxxxxx工程路基工程工程量清单;(5)相关《技术管理规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相关图集、国家强制性标准及其他有关技术标准规程: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3)《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4)《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8)《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9)《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CJJ152-2010)10)xxxxxxxxxxxxxxx部工程管理制度和第三方检查办法;11)到施工现场进行踏勘获取的现场调查资料;12)我公司的各项企业管理制度、技术管理、装备及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3.1对合同或设计文件进行深入研究,并应结合施工具体条件编制施工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根据本工程中土方挖填的数量、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以及施工生产作业方式的特点和机械设备的生产率情况,项目部将及时地配备充足的土方挖、填、压实机械设备和土方运距机械,以加大机械化的使用程度,满足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要求。3.2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四、施工工艺4.1、清表处理:采用推土机、挖掘机辅以人工配合,清理挖除施工范围内表土、草皮、树木、树根、建筑垃圾、杂填土和素填土等不适材料,并运至弃土场内堆放。4.2、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根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要求,对本段进行如下处理:(1)清除搭接老路表层。省道S304原路面下挖至设计标高,结合部位原有老路基随填筑面上升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并同时修筑宽度不小于3.0m的台阶,台阶内设3%横坡。(2)老路开挖应控制好结合面土料的含水量,边刨毛、边铺土、边压实;(3)新建道路与现状沥青道路搭接时,为防止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基拼接部分台阶宽80cm,台阶向内设3%横坡。并在路基拼接处加铺土工格栅,进一步减少新老路基沉降差。土工格栅采用单向拉伸土工格栅(GDL型),幅宽3.0米,土工格栅拉伸强度≥50KN/M,屈服伸长率≤13%,2%伸长率时拉伸力≥15KN/M,5%伸长率时拉伸力≥28KN/M。4.3、路基土方碾压(1)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2)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筑、统一碾压,并配备人员或平土机具参与整平作业,严禁出现界沟。铺土采用装载机铺土,铺料厚度按40cm,最终厚度通过试验确定。铺料宽度超过设计边线50cm。土块直径控制在15cm以内。(3)本工程采用光轮振压路机碾压,碾压时机械行走方向平行于堤轴线;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m;轮迹搭压宽度不小于10cm。碾压时应控制行车速度2km/h。边坡及构筑物边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夯具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压宽度应不小于1/3夯径。压实时要控制土料含水量在最优含量上下2%以内。如含量水量过大则需翻晒,含水量过小则用洒水车淋水。4.4、土工格栅施工(1)铺放基面应平整,不得有刺破土工格栅的尖状物。(2)土工格栅铺设时纵向与路堤轴向方向垂直,下承层应平整,摊铺时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得扭曲折皱;路堤每边各留2m长,回折覆裹在已压实的填筑层面上,折回部分用土覆盖。(3)土工格栅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长度为30cm;重叠处用U型钉固定,且每隔一定距离用U型钉固定,U型钉间距1m。采用多层铺设时,上下搭接应错缝布设。(4)土工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