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领导的3大财务风格引言财务特质的重要性首席执行官(CE0)的成功要诀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身为领导者并且担任公司董事成员多年的笔者,看过不少首席执行官原本打算大展鸿图,最终却不甘地退出战场;同样,我们也见过那些人们认为会失败的首席执行官“出人意料”地大获全胜。那么,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到底是什么呢?令人不解的是,许多失败的例子都与缺乏经验无关。笔者观察的大部分对象都是十分成熟的管理者,通常是成功大企业的卓越领导人,公司依据其整体实力、动机与热忱度,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将重任交给了这些人。他们在其他企业与环境里的表现都十分杰出,也被寄予厚望在新的岗位上能有非凡的成就。然而事实并非事前预料般理想。在成功的例子中,不乏许多年轻、经验不足的领导者。这些缺乏经验的企业家中间,有一些并非本行业的领导者,有些只受过一点甚至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然而,他们排除万难最后却成功了。我们无法预测谁会赢、谁会输,也没有什么标准的评判方法。这更加深了笔者深入挖掘这一“反常规”现象背后原因的兴致。既然这些领导人是被一群如此聪明的董事雇用,为什么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失败呢?董事会都是些表现杰出且经验丰富的商业人士、投资人、股东及其他方面的领袖,难道他们判断不出谁会是失败的领导者吗?结合了多年的经验与专业观察,他们应当能够准确地做出正确的选择才对……为什么群龙聚首的董事会无法拔擢出有前途的人才呢?为什么最成功的领导者,经常是那些不被固有领导标准束缚的人呢?这些领导者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何少数人成功,而多数人失败了?成功与失败的领导人有何差异?失败的领导者是否有什么共同的特质?成功的领导者兼具能力、智慧、学问与成功动机。除此之外,我们似乎还少了什么。身为董事之一,笔者也感到十分困惑,尽管我们所雇用的领导者表现杰出、才华洋溢,可是却无法将公司顺利带人到更高的阶段,更不要说有何超越之举了。于是笔者开始注意领导者的某种特质——一开始很模糊,后来却愈见清晰。笔者开始观察领导者个人的财务特质。领导者处理金钱与建立价值的方式可谓是千差万别。高级主管具有特殊的财务特质,就如同他们拥有积极性格、强烈动机及执行力等其他特质一样。如我所见,这些财务行为关系着公司的业绩与市场价值。基于这个观点,笔者发展出一套领导力理论,后来形成一项专利模式——佩斯领导力业绩模型(PerthLeadershipOutcomeModel,PLOM),由佩斯领导力学院(PerthLeadershiplnstitute)研发并应用于首席执行官的培训计划当中。PLOM是一种以业绩为基础的模型,它根据股东价值增加的成功与否确立标准。市场价值增加,公司则被视为成功,没有任何增长则被视为失败。在本书中,业绩等同于市场价值。找出领导者的财务特质笔者称领导者的个人财务特征为“财务特质”(financialsignature)。这种财务特质引领着领导者走向我们难以预测的方向,这可能关系着一家公司的各种财务决策。由此我们得以解释该公司的财务规则,也能与其他方法——如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联系起来。经过长期的观察,财务特质能够解答管理中某些决策的原因。领导者为公司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印记,尤其是在财务决策方面特别明显。这些行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线索,诸如领导者将把公司带向何方、行进的速度及领导者决策的有效性。不过,财务特质对于组织而言,不只具有这些意义。经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企业,需要有不同财务特质的领导者与高级主管;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样需要不同的财务特质;占据不同市场的企业同样需要相异的财务特质。针对领导者的财务特质与组织的需求之间的差距,我们可以提出新方法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作者在本书里指出了9项财务特质,这些财务特质展现了3种不同的财务风格——盈余型(Surplus)、赤字型(Deficit)与混乱型(Puzzler),拥有这3种财务风格,将有不同的行为。这些财务风格将作为本书的立论基础。决定谁是领导者领导者——本书指的是广义的管理者涵义——不只是首席执行官而已,也包括企业各层级、各部门、分公司,甚至各小组中担任领导的人。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虽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