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管理对策据《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12日报道,有47.6%的教师认为压力大,38.5%的教师心理状况不太好;邵光华、顾泠沅(2002)的研究也表明62.7%的教师认为教育职业是很有压力感或极有压力感的职业;邢金萍的研究也表明4.1%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61.7%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吴真等人对天津与湖北的九所职业学校547名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54.3%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存在心理问题。这些实证研究充分表明,教师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听之任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话。良好的管理形态以自我管理为基础。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把自我管理看成是人事方面的一场革命。可见,自我管理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面临压力,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高压力下的教师如果长期坚持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则很有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要想摆脱倦怠,应该学会自我调适,获得更多的主观支持。教师职业幸福需要自我不断地创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伍新春的幸福创造歌值得借鉴。阅读以修炼心智,表达以绽放思想;简单以聪慧大脑,歌唱以释放压抑;舞蹈以洋溢快乐,运动以享受健康;微笑以滋润心灵,豪爽以挥洒激情;勤奋以充实人生,善良以获得坦然;宽容以获取安慰,感激以体验幸福;平和以净化灵魂,博爱以提高境界;自强以振奋精神,真诚以换得信任;尊重以赢得尊重,坚韧以成就自我。一、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享受生活管理好时间是应对工作压力的关键,这对于降低职业倦怠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培养自己广泛的生活乐趣,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建设性地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挤”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安排一定的休闲娱乐和身体锻炼的时间,适当放松自己,享受生活。首先是学会放松。利用雅各布松(Jacobson)的放松疗法(Relaxationtherapy)进行自我放松练习。其次是学会休闲。休闲是教师的心理按摩,休闲的作用不仅能消除生理疲劳,而且能维持心理平衡。再次是学会运动,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当许多微不足道的不健康方式的效应累积起来时,疾病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加。二、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善待同事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20%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0%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此话虽然有点绝对,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良好人际关系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善待他人才会为自己营造和谐的环境,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机遇。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有善心就会有善举,有善举一定有善报。把自己当别人,一样对待;把别人当自己,一样尊重;把别人当别人,一样珍惜;把自己当自己,一样爱护。在任何时候,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维护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教师和同事形成和谐的关系之后,就可以减少戒备心理,减少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在工作中体验更多的快乐。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悦纳学生卡耐基曾说:“指责和批评收不到丝毫效果,只会使别人加强防卫,并且想办法证明他是对的。批评也很危险,会伤害到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到他自己认为重要的感觉,还会激起他的怨恨。”美国伟大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也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教师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善待个性特别的学生,善待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不断磨练自己的个性,学会宽容,学会细致,学会等待,学会关爱,学会倾听,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真正的尊重与爱戴,才会远离职业倦怠。(1)教师要学会宽容,允许学生犯错误。(2)教师要学会细致,发现学生闪光点。(3)教师要学会等待,相信学生能痛改前非。(4)教师要学会关爱,满足学生合理需求。(5)教师要学会倾听,允许学生自圆其说。四、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体验幸福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