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设计者信息姓名电子信箱电话区县学校名称日期课题摘要教学题目《认识时间》所属学科数学学时安排1年级二年级所选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学习内容分析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在数一数、填一填、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熟练掌握分针从12起,走到数字几是多少分。2、通过教具钟演示及学生自主拨钟验证,理解时和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3、.通过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的活动,学生能正确地读、写几时几分。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教材第90-91页里例1、例2,练习二十三的部分习题。教材主要分三个层次:认识时间单位“分”,认识半时(同时理解时分的关系)、认识几时几分。第一层次通过直观演示、学生操作感知分与钟面小格的对应关系,并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与大格进行转换;第二层次主要是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认读特殊的时刻几时半;第三层次通过一组动态的时钟认读,整体感知几时几分的认读策略,突破难点,整理方法。主要学习五分五分地数,认读几时几分和时分的关系,半时只是其中的一个特殊时刻而已。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观察、实践操作的机会,为进一步学习一分一分地认读时刻打下基础。项目内容应对措施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通过直观演示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难点能5分5分地读出时间,会准确地写出钟面上的时间。通过直观演示、学生操作感知分与钟面小格的对应关系,并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与大格进行转换。通过一组动态的时钟认读,整体感知几时几分的认读策略。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1.一般特征: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往往要借助于形象的事物或亲自参与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时间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理解。2.入门技能:认识钟面和整时。3.学习风格: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但由于学生年龄还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注意的范围小,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阶段能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就非常不易了。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应用1.学习环境选择(打√,如)(1)简易多媒体教室(2)交互式电子白板□(3)网络教室□(4)移动学习环境□2.学习资源应用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及来源教学作用使用方式认识时间单位分图片钟面图片,时间8:05。放大的一大格里有5小格的图片,从12:00到1:00每5分钟1张钟面图片。图片自制。在认一认的活动中,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设疑、播放、讲解认识时及时分关系实物小钟表。来自学具袋。在转一转的活动中,知道1时=60分操作,演示读、写几时几分图片钟面图片,时间8:30、8:45、9:45。在认一认、说一说、写一写的活动中,能正确地读、写几时几分。设疑、播放、讲解拨出几时几分实物小钟表。来自学具袋。在说一说、拨一拨的活动中,熟练拨出时间。操作,演示3.板书设计认识时间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5分。1时=60分8时5分8时30分8时45分8:058:308:45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1.教学流程设计简介教学环节规划及流程设计,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媒体应用策略,推荐使用图示加文本的方式描述。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开始课件钟面提问:你们认识这个吗?回答问题。介绍钟面。课件钟面学生指出这时的时间课件钟面那分针呢?分针指向1是5分,你是怎么想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1小格1小格数课件钟面5分5分数时间完成学习单第一部分内容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闭上眼睛让我们小脑袋里的分针也来转一转闭上眼睛在脑袋里想象老师说出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