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学少先队工作计划(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少代会精神,围绕党的中心,围绕时代发展,围绕学生生活,按照《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要求,充分发挥德育少先队组织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主题鲜明、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活动,用直观形象、榜样引领、实践体验等方式,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加强党、团、队组织意识的有效衔接,将培养“四好少年”的目标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服务,把学校的德育少先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二、主要工作1.不断完善家校联系网络,校外辅导员网络,充分挖掘家长教育资源,校外教育资源,充实学校德育、少先队教育力量,提高德育实效。2.完善“常规管理细则”和“优秀班集体评比细则”条例,结合细节教育,加强队员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细小处切实提高队员的文明素养。3.围绕“红领巾心向党,星星火炬永相传”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队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和引导队员在社会生活中身体力行,弘扬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全面提高综合素质。4.继续认真开展红领巾手拉手活动,创新少先队手拉手品牌活动,让队员在“友谊”中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奉献。5.重视锤炼班主任(中队辅导员)的基本功,组织好各项培训与研讨,积极搭建各种形式的平台,加速班主任(辅导员)的发展。6.扎实开展“品经典·悟真知”快乐读书工程,协助学校办好“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和成长。三、具体措施:(一)开展好各项常规工作1、“礼”花绽放校园。为传承和弘扬祖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深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要围绕“做礼仪小绅士、做文明小淑女、做微笑小使者”的培养目标,运用“环境熏陶、课堂训练、社会延伸”等途径,通过开展礼仪风采展示,礼仪中队主题活动,评选礼仪标兵等活动让学生在“礼”中成长;通过“小手牵大手,我把礼仪带回家”,“给父母写一封文明礼仪建议信”,“与家人共读礼仪书”等活动,带动父母共树礼仪形象;通过发放礼仪宣传单,搜集宣传标语,清理社区脏乱等活动让文明礼仪之风吹遍社会每个角落,真正让文明礼仪深入人心,落实为行。2、传统文化教育结硕果。以“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教育为契机,以实践为载体,将民族传统节日传承发扬,其中既包括了基础知识的介绍,同时创建了“假日小队活动”、“小手牵大手,一起来动脑”等具有少先队自身特色的学习平台,为“亲近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二)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以阵地保障活动开展。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员学习、锻炼、实践的用武之地,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交流少先队工作经验,激励创先争优的鼓励台。要建设好“一室”、“一角”、“一仪式”、“一氛围”、“一制度”。“一室”即完善好少先队室。完善少先队队室建设。队室体现“学校文化”和本校的“少先队工作”两方面。队室设施完善,作用发挥好。“一角”即建好中队角。根据中队建设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新颖的创意,搞好中队角的设置,把中队角建成深受队员喜爱的宣传教育阵地,培养少先队员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启发他们的生活志趣。开展少先队创意中队角评选活动。“一仪式”即一年级入队仪式,把入队仪式作为对队员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奋发向上精神的佳径,把入队仪式打造成校园特有的风景线。“一氛围”即创设良好的中队文化氛围。搞好中队阵地建设。重视发挥少先队队室、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板报及队黑板报等阵地的作用,让队员随时随地接触到少先队的信息,时时感受到少先队组织的存在。“一制度”即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德育少先队制度。制定完善德育少先队工作制度,包括:少代会制度,队干部选举、轮换制度,队员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制度,队日、队会制度,队前教育、表彰奖励制度等。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丰富多彩的大队、中队、小队活动中,让所有队员共建快乐、自主、友爱、向上的少先队集体。(三)、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