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关于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大类招生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的招生模式。按大类招生是根据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教学改革,是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改革,是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也是我校进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做好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竞争意识,促进学风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基本原则1.稳步推进原则拥有相对齐全的学科,文、理、医、工各领域完备的师资以及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是实施大类招生的一个基本要求。目前我校大类培养基础薄弱、经验欠缺。学校将根据各学院自身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大类招生,切忌无视办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盲目扩大招生口径,从而影响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专业招生”与“大类招生”并举原则目前我校一方面专业发展极不平衡,优势特色专业较少;另一方面艺体类、部分师范类专业对学生的特殊要求较多,不适宜进行大类招生。因此我校将在较长时间内实行“专业招生”与“大类招生”双轨制,这也是国内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招生模式。各学院在努力进行大类招生培养的同时,也要继续强化专业招生培养,保持本院专业优势特色。3.整体优化原则实施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是通过有效地利用学校内部多学科优势,实现多专业的整体优化组合。各学院应从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水平出发,建立更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不断地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招生工作通过与各学院以及相关行政部门协商,初步确定2014级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专业类别12个,涵盖全校42个专业,具体名称见附件。四、培养模式学校对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生采取“1+3(4)”的培养模式,实行宽口径培养。学生在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相关专业成绩等,于第二学期参加本专业大类的分流工作,并于第三学期正式进入本专业大类中的某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学习。具体专业分流办法另定。本实施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本实施方案未尽事宜,由学校讨论决定。附件一:湖州师范学院大类招生专业目录序号招生类别专业名称所在学院学制1经济管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学院4年2电子商务4年3财务管理4年4市场营销4年5物流管理4年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暂停)4年7历史社会学类行政管理社发学院4年8旅游管理4年9历史学4年10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院4年11一本专业、三位一体小学教育教育学院4年12教育类教育技术学4年13应用心理学4年14学前教育4年15体育教育体育学院4年16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4年17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文学院4年18广告学4年19新闻学4年汉语国际教育4年20秘书学4年21英语类英语外国语学院4年22商务英语4年23日语4年24音乐学艺术学院4年25美术学4年26艺术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4年27环境设计4年28产品设计4年29服装与服饰设计4年30一本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院4年31信息与计算科学4年32物理学类物理学4年33科学教育4年34应用物理学4年3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4年36计算机与电子类物联网工程信工学院4年电子科学与技术4年电子信息工程4年3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年38机械与自动化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年40机械电子工程4年4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年43生物类生物技术生科院4年44生物工程4年45制药工程4年46水产养殖学4年47化学类化学4年48材料化学4年49园林(停)4年50护理学医学院4年51医学类口腔医学5年52临床医学5年2013年11月20日系部会议讨论内容:请各位系部主任组织教师先研讨大类招生内容:1.未来五年的专业发展规划与学科支撑;2.大类招生后的专业归类初步设想;3.大类招生后培养方案的初步设想(专业主干课、专业模块开设方向);4.公共教研部讨论全校计算机公共课的设置与安排,注意两个学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