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任务一: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一)观察课本图2-1-1及图2-1-2,思考:1.橡皮筋发出声音时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怎么使正在发声的橡皮筋停止发声?2.我们自己说话时喉头部分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感受喉头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4)发声物体分别是什么。感悟:实验中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物体的区别。(二)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更有创意?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演示:敲击音叉并观察小星星。音叉发出声音时在振动吗?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请同学上讲台触摸音叉感受振动)(2)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小结: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任务二:声音传播的探究性活动1.老师讲课声是怎样传到耳朵的?2.捂住耳朵自己说话,能不能听到声音?3.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3.阅读教材P29第二段相关部分,回答:声音向外传播时以_____的形式传播(与水波相似)4.家里养金鱼的同学都知道,敲击玻璃缸,水中的鱼会逃跑。结论:____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5.真空也能传播声音吗?观看宇航员在月球上交流的图片。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教材P30页“科学世界”相关内容,回答:人耳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_____传递给__________,然后又传递给_______,人就听到了声音。三、分层释疑例题解析1、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吹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弹簧片发生_______发出的.悠扬的萨克斯声是由于气流通过管时,使管内空气柱_______而发出的.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_______产生的.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_______而产生的.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_______而产生的.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_______发出声音.笑树能发出笑声是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一个:___________。四、精练整固,提升能力5.指出下列情况下,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传播的。(1)耳朵贴在冰箱上,可听到冰箱工作时的声音:______;(2)岸上的人可以听到鱼雷在水下爆炸的声音:________;(3)工人用木棍抵住工作的机器倾听内部的声音:______________。7、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8.下列各组实验,分别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五学习反馈自评提升1、学习目标达成情况:2、我还存在问题的地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