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2、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过程与方法通过切身参与课堂表演,初步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从而懂得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报务于社会。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教学难点虚像与实像的区别以及如何观察到虚像。教具PowerPoint课件、光具座、蜡烛、光屏、凸透镜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复习:两种透镜以及透镜的画法(光心,主光轴,焦距);两种透镜对平行光束的作用。二、进行新课:学生回答。置疑问观察与思考:凸透镜除了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以外,它能否也象平面镜一样成像呢?(用放大镜来让学生动手实验:1放大书本上的字;2将窗外的阳光会聚到纸上一点)三、引出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三、介绍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展示ppt课件。四、讲故事,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五、复述故事,总结知识点(用ppt课件展示图片并板书):1、u大于2f时,倒立缩小的(实)像;2、u等于2f时,倒立、等大的(实)像,“长大成人点”;3、u小于2f大于f时,倒立放大的(实)像;4、u等于f时,不成像,“浪迹天涯点”;5、u小于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六、实像虚像概念的引入题,引发悬念,引起思考。学生带着疑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汇总。用课件展示。启发引导学生自学书上关于虚像与实像的概念并讨论总结,教师点燃蜡烛进行实验演示。实像虚像共同点都能用眼看到不同点(1)能成在光屏上(2)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1)不能成在光屏上(2)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七、找同学上来表演蜡烛成像的故事:八、课堂小结;九、板书设计:(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u大于2f时,倒立缩小的实像;2、u等于2f时,倒立、等大的实像,“长大成人点”;3、u小于2f大于f时,倒立放大的实像;4、u等于f时,不成像,“浪迹天涯点”;启发引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5、u小于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实像与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