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国培助推文英教师专业成长——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国培总结2015学年,是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全体教师的学习年,学校有幸成为了“2015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研修校之一。整整一年的国培文化课程,让每个文英人在“PPPRS”的研习浸润中,理念有了更新,实践有了策略,思维有了提升,行为有了变革,学&研&思,成了文英教师的文化符号,渐渐地,它成为了教师们的一种专业自觉。一、学&思让学习更有效度如何让这一年的学习更有效度?尤其在自媒体个性化学习时代,让这份文化大餐能更有营养,更符合每个人的成长需求?在研读了国培方案后,基于校情,学校形成了“方案引领,通盘考虑,形成发展目标”的策略,并通过“PPPRS”浸润式研习模式加以落实。10月初,通过以往流程管理分析及教师在线“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诊断性测评,在科学诊断的基础上,以学科瓶颈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国培的“精准研制目标,上好每一堂课”整体发展目标,通过开展新常态化三级教研,进行课堂教学攻坚,争取出人、出课、出效益。总目标分六阶段两个学期逐步推进,每一阶段的目标定位以及发展走向都是学校潜心研究的重中之重,每一阶段都能按照“预设阶段研习目标—→师训部定时反馈到达度,课程部定期反馈研习效能提升度—→微调下阶段研习目标”这一策略分层实施、引向深入。(详见《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国培方案》)自媒体时代开启了未来学习的大门,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全时空、全天候、全方位的研习平台,也让教师的学习多了一些个性化的迹象,跟着感觉走,有的老师信息技术素养是短板,通过国培,他们逐渐更新了理念,有的青年教师目标的把握不够精准,如何有效把握,专家指点了迷津等等,因此,青年教师小盛在六个阶段学习后,感言“通过循序渐进地视频学习,让我的教育理念、授课方式、乃至学生的学习途径都在发生着颠覆式的变化。视频中专家们介绍的信息技术手段使我的课堂有了新的改变。”有的迈入瓶颈期的成熟型教师感言道“国培,开始是一种任务,但正因为要完成任务,每天都登陆平台观看专家的视频讲座、点评和其他学员的作业,坚持独立撰写作业及培训感言,通过彼此间地学习和交流,脑洞大开,感觉自己再不学,就要淘汰了”。确实,国培撬动了文英教师走向专业自觉的学习,正是这种“互联网+学习”的范式,让教师自主选择了课程,自主选择了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21学习内容,实现了时间突破、空间突破、学科突破,真正意义上满足了教师基于目标的个性化研习的需求,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二、思&研让教学更有深度国培的学习,让文英人的理念有了更新,如何能让教师从“接纳、掌握”走向“熟悉、运用和提升”?学校以“好课标准”的研究为抓手,各学科在攻坚学科项目的同时,总结提炼出各学科眼中的好课标准,这是基于校情和学情的校本化有效实施,让浸润式研习PPPRS模式落到了实处。(一)‘创'源于标准——教学设计着眼“三位一体”教学计划的研制。备课作为教学的计划,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促使教师对早已熟知的备课赋予新的内涵,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观设计教学活动?我们在全面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以研究教材为主的一课一备的备课模式”逐步转变包括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三位一体立体化架构和思考的三类计划研制,以此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规划。如:在制定单元总目标时,我们要依据年段内容和要求、单元教材内容与要求,以及学情分析,形成单元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据教学侧重、课时分配、教学资源及学情,确立课时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课型的不同范式的备课设计,使每位老师能真正把握具体教学活动与单元整体乃至全册教材的关系的能力。(二)‘智'成于课堂——三级教研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课堂教学是课程的实施途径,其改革目标应指向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实现高质量、轻负担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通过三级教研活动研读教材,磨砺课堂,真正将“上好每一堂课”的目标落到实处。1、校级教研,换思维。校级教研,以展示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