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案例与思考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求一共有多少?”和“求还剩多少?”的10以内的比较简单的解决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课程改革以来,把过去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一、知道了什么?二、怎样解答?三、解答正确吗?现在我们就以一年级下册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一起来进行学习讨论。案例:一、出示情境图。小雪说:我套中了7个。小华说:我套中了12个。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师: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吗?3.想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你会解决吗?(可以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一)摆师:1.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看着这幅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小华套的圈被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3.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生:通过摆,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二)画师:1.黄色的圆表示什么?蓝色的圆又表示什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小华套的圈被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3.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生:用画的方式也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三)算师:1.你为什么用减法算?2.7表示什么意思?能看着左边的图解释一下吗?(提示:7表示与小雪套中同样多的小华套中的数量。)3.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生:12-7=5(个)师小结:我们用摆、画、算的方法知道了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二、拓展迁移,解决问题。师:(1)“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你能列个算式吗?(2)你为什么这么列算式?(3)这里面的7表示什么意思?生:通过摆摆看,发现和多出来的那部分一样。三、观察对比,建立概念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12-7=5(个)师:1.同一幅图,二种不同的问法,为什么算式却相同?2.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生:二种不同的问法都是求部分,要用减法。师小结:看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也就是在求部分,用减法计算。本人在学校里上了这一节公开课,从听课老师的评课中他们说我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看似很简单的问题里面却隐含着转化思想,在一年级的孩子们的思维里是不是只要让他们知道大数减小数就可以了呢?说实话,这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只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从学生的课后作业中反映孩子们没有转化思想意识,这是不是意味着这节课不成功呢?很多时候,我们评判学生学得如何,就是看学生能否得出正确答案,能否考个好分数。这些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是否理解解决数学问题,能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所以,教师应该在过程中多用些时间,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