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临安市2015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的通知各中小学: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提高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决定举行临安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现将评比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一、送评时间:6月20日之前上交,要求:1、纸质稿一份。2、电子稿发到邮箱:2363784313qq.com3、直属学校直接送评,各片中小学校由辅导站统一送评。二、参评对象中小学体育专职教师,兼体育课6节及以上。三、参评名额1.、直属学校名额分配比例不超过本校专职体育教师的40%.2、各片中小学校由辅导站经初评后统一送评。锦城片25,玲珑片15,於潜片15,昌化片15。四、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小学:技巧类(自定一个教学内容,五年级)初中:球类(篮球或排球自定一个教学内容,初二年级)普职高:田径类(自定一个教学内容,高一年级)五、教学设计要求根据给定的教学内容,完成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场地布置、安全防范(参照表1格式),课时计划(参照表2格式)。临安市教育局教研室二〇一五年四月三十日表1:体育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练习中尽可能地启发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去探索、思考;倡导探究、合作、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分层教学,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享受、体验学以至用的成功感并得到身心及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教材分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从实用性来讲,由于其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它动作衔接,保护球好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从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变向运球技术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角度,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因此,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该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学情分析篮球运动是广大学生,尤其是男同学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而八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篮球运球基础与控制球能力,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掌握实用的比赛技术,这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与兴趣动力。但女生与男生的基础与学习兴趣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与加强女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女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目标的预设方面,女生应该与男生体现层次性。技能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课的方向。教学流程课前准备--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场地布置1片篮球场、41只篮球、41个小垫子、4个篮球框、小红旗两面安全防范严格按照体育课安全规范布置场地,强调学生练习当中的组织纪律,严禁嬉笑打闹。教案(课时计划)金旭焕教学内容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年级、班级、人数807班、40人单元课次第一课时重点体前变向换手的动作和换手后的运球动作难点换手变向身体的协调配合(换手、跨步、侧探肩、挤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使95%的学生明白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原理,能区分直线运球和变向换手运球的不同之处;及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作用。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让85%以上学生基本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技术,20%学生在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时动作正确、迅速、优美。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课的部分内容、方法教学步骤与方法组织与要求练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次数时间准备部分10′一、课堂常规二、准备活动1.老鹰捉小鸡2.指定动作反应热身练习:(1)原地踏步指定动作反应热身练习;(2)原地跑步指定动作反应热身练习3.球操拉伸、、1、向学生问好2、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1.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进行游戏,控制场面,每人做一次老鹰。2.教师讲解指定动作,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