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丑小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钟丽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安徒生的生平及童话的文体特征。2、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3、把握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介绍与安徒生有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意。2、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揣摩语言,了解童话的特点,评析个性鲜明的丑小鸭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认识奋斗的意义,学习丑小鸭始终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深刻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深层内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充满童趣和睿智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它的作者是谁呢?(明确:安徒生),那么,关于安徒生你们知道的有多少呢?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后,老师用课件展示作者资料,并配乐介绍。今天,让我们更进一步来了解安徒生,来读一读他的另一篇童话故事《丑小鸭》。课件出示课题,同时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完成下面表格:(课件展示)姓名(明确:白天鹅)曾用名(明确:丑小鸭)性别(明确:男)年龄(明确:不满一岁)出生地(明确:养鸭场)爱好(明确:游泳)学生在说到丑小鸭性别的时候相机出示课件:(关于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读者2进行思想教育。故事情节神奇曲折,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明确:童话故事里,作者常用拟人手法,将故事里的动物或者植物人格化,所以,性别这一栏应该填“男”,而不应该填“公”或者“雄”。2、速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课件展示)明确:这是一个讲述丑小鸭经历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三、探究理解设计意图:以问导读,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相关段落,培养其独立、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探究精神,体现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问题设计:(层进式)1、这是一个讲述丑小鸭经历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丑小鸭经历了哪些挫折和打击呢?请联系课文内容回答。学生思考后回答,老师作引导和归纳,对学生的答案多给予肯定性、鼓励性评价,重在引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明确:(课件展示)在鸭群和鸡群中,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大家都要赶走他,连自己的兄弟姊妹也不欢迎他,甚至鸭妈妈也希望他走远些。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也用脚踢他。他独自流浪到一块沼泽地,讨好那些野鸭们,但野鸭也不喜欢他。他还差点被猎狗咬死。在黑夜里,他顶着狂风跑到一个农家小屋。但因为他不能生蛋,不会咯咯地叫,迸不出火花,又遭母鸡和猫儿的排挤。后来,丑小鸭还受尽严冬的折磨,差点被冻死。在种田人家里,丑小鸭遭到小孩子和女主人的追打。2、(1)可怜的丑小鸭,面临这么多的嘲笑与打击,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这篇童话的作者——安徒生。相机课件展示:安徒生是一个穷苦鞋匠的儿子,母亲是一个濒于讨饭境地的靠为人洗衣过活的寡妇。安徒生小时候不仅经常和饥饿打交道,同时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但他却有一个在当时被认为是与他出身不相称的、“异想天开”的“志”──他想当一个艺术家,一个芭蕾舞演员,一个歌唱家,一个在舞台上表演人生、创造“美”的艺术家。为此,在一般庸俗人的眼中他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柄。他开始从事创作的时候,也因出身贫穷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2)提问:假如你面临这么多的嘲笑与打击,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此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理解本文的自传色彩。3、大家看看丑小鸭是怎么做的?请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并说说你由此看到了一只怎样的丑小鸭。以这样的句式:“从_________,我看到了一只_____________的丑小鸭”来回答。同桌间、前后桌间讨论,然后自由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