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思考——以太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学生:史羽白指导老师:王彩蓉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单位所在地:山西省晋中市邮编:030619【摘要】教育实习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习生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等运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实习的效果对师范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对未来教师的培养。本文回顾了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教育实习对师范生的重要意义。本文以太原师范学院2015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毕业教育实习为例,从高等院校对教育实习的安排,实习基地的配合程度和师范生的积极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师范大学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关键词】师范生师范教育教育实习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知识和经济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国家都把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人们把教育的重任放在了教师身上,因此,对于教师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的成长的起点,是成长为教师的必经阶段和重要桥梁。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师范生的发展和对未来教师的培养。师范生教育实习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改革发展的需要,给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师的培养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改进创新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为师范生的发展和由师范生成长为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本文通过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发展概况和2015应届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的调查研究,旨在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根源并针对教育实习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一、我国大学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和特殊意义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成长为教师的起点和必经阶段,它是指师范实习生在学校带队教师和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把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现实,不断地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过程。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生不断地将已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师范生的教育理念,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处理教学问题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实习都得到提升,实现了由学生向教师的过渡,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由于课改的深入开展,教育实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习中及时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可以使师范生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尽量少走弯路,提高自信心,而且对师范生的大学生活和走向社会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一)大学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大学师范教育起始于近代,1896年,梁启超在《论师范》一文中就提出了兴办师范教育。他说:“以师范学堂之生徒,为小学之教习,而别设师范学堂之教习,使课之以教术,即以小学堂生徒之成就,验师范学堂生徒之成就。”本质上就是师范生到附属小学内部的班级进行有关教学方面的学习。这是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标志着我国的师范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逐渐形成并完善教育实习的理论。1896年2月,盛宣怀在上海成立了南洋公学,其中包括成立了师范院,类似刘问岫主编.当代中国师范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2461于当今的师范学院或教育系,师范院内部成立了附属小学,师范生可以到附属小学内部的班级里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实习,这是我国教育实习史上的具有实质性的飞跃。1902年清政府制定了《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开始真正的实施教育实习制度,对教育实习的时间和课程做了详细的规定。师范生一到三学年的课程内容包括教育宗旨、教育管理、教育原理等方面,最后一学年的课程是展开教育实习,标志着我国的教育实习制度的正规化。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出台的《师范学校学生实习办法》,它把教育实习放在了第一位,并对教育实习各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教育实习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建国后,我国教育实习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进步而且在实践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1952年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中指出教育实习在师范生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1961年,全国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