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6页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该日湖口与进贤南北风向基本相同的时刻在()1.(2)导致该日湖口风速距平正负值转换的主要原因是()1.(3)该日鄱阳与进贤的风向转换时间相似,该日18时鄱阳的主要风向应是()A.21:00~00:00B.12:00~18:00C.07:00~11:00D.00:00~04:00【答案】C【解析】(1)湖陆风形成原理与海陆风形成原理一样,是由于湖水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读图表信息可知,该日湖口与进贤南北风向基本相同的时刻都是正距平,对应为南风,在07:00~11:00。故选C。【答案】D【解析】(2)湖陆风形成原理与海陆风形成原理一样,是由于湖水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故选D。【答案】B【解析】(3)该日鄱阳与进贤的风向转换时间相似,则鄱阳的风向转换时间就是进贤的风向转换时间,该日18时进贤的风向为偏北风,风由湖泊吹向陆地,所以鄱阳的主要风向也是由湖泊吹向陆地,为偏西风。故选B。2.夏季绿洲农田不同高度的气温昼夜均比附近荒漠低。荒漠的高温气流被带到绿洲农田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该现象被称之为“冷岛效应”。完成问题。冷岛效应对绿洲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促使水汽凝结,增加年降水量B.增大昼夜温差,提升农产品品质C.晴朗天气增多,增强光合作用D.抑制水分蒸发,促进农作物生长【答案】D【解析】绿洲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不易降水,A错;冷岛效应在绿洲中是昼夜都存在,所以不会造成昼夜温差增大,B错;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不是因为冷岛效应,C错;由于冷岛效应,白天形成温凉的小气候有利于生物生长,而夜间对植物呼吸有抑制作用,有利于植被有机物质的积累,D正确。3.下列判断正确的有()试卷第2页,总6页①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C【解析】4.(1)图中通风效果最好的季节和漫射器照明效果最好的时段(地方时)是()4.(2)图中该系统适用场所很多,对其优点表述不当的是()A.春季8—11时B.夏季11—13时C.秋季13—15时D.冬季11—13时【答案】D【解析】(1)该装置利用室内外空气流动产生的不同空气压力,将自然风吸入室内,排出室内空气,达到通风效果。读图可知,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后呈下沉状态,室内空气呈上升状态,结合该系统为自然状态而非人为状态的工作原理可以推测出,这种自然状态下进入室内的空气应为高压状态的气流,排出室外的浑浊空气应为低压状态的气流;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夏季室外气温高,室内由于建筑结构遮阴气温低,与室内相比,室外气压较低,室外空气在自然状态下进入室内不会下沉;冬季该地室外气温低,室内气温相对较高,与室内比,室外气压为高气压,空气进入后自然下沉,因此通风效果最好的季节应是冬季;春季和秋季的室内外气温差与夏季和冬季相比不是特别明显。由材料“通过图中的采光罩聚集室外太阳光,经光导管传输到室内,由漫射器完成天然光照明和室内升温”可知,漫射器照明效果最好的时段应该是当地太阳辐射最强的时段,即地方时12时前后。故选D。【答案】C【解析】(2)该装置由自然通风系统和光导照明系统两部分组成,完全由太阳能驱动,无需电力,安全可靠性高,该装置较为简单,具有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的优点;但该装置无法自主调节室外温度。故选C。5.读图,若气压高低是热力性质产生的,地面不同冷热状况的等压面和等温面关系,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B试卷第3页,总6页【解析】6.(1)与火箭发射升空穿越大气层时的温度变化相符的是()6.(2)关于大气分层叙述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1)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