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顶红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发育体系的建立及优化张慧;罗珍珍;解晓旭;孙印兵;于文胜【摘要】以朱顶红带有小鳞茎的试管苗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及不定芽分化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2.0mg/L+6-BA1.0mg/L+KT2.0mg/L.愈伤组织增殖需要的最佳2,4-D2.0mg/L浓度为1.0mg/L,促进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6-BA浓度为0.5mg/L.【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年(卷),期】2018(048)006【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朱顶红;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植株再生【作者】张慧;罗珍珍;解晓旭;孙印兵;于文胜【作者单位】烟台市园林管理处,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市园林管理处,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市园林管理处,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市园林管理处,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市园林管理处,山东烟台2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2.3+7朱顶红(Hippeastrumhybridum),石蒜科多年生球根花卉,又名君子红、孤挺花、朱顶兰等。朱顶红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性喜温暖湿润、阳光不过于强烈的环境,稍耐寒;生长期需给予充分的水肥,夏季宜凉爽,冬季休眠期要求冷凉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1-3]。朱顶红花大色艳,叶型优美,色泽鲜绿,一般用于盆栽观赏,也可以用作切花,部分品种还可以应用到园林中是,是一种优良的观赏花卉,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4]。朱顶红常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自然分球、扦插和播种等,但是繁殖速度慢,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5]。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离体快繁,具有繁殖系数高、成苗时间短和便于商品化和产业化生产的优势[6]。本试验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以朱顶红的试管小苗为外植体,详细研究了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不同激素浓度对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旨在系统地探索适合朱顶红的组织培养方法并构建高效的离体快繁体系,缩短生长周期,为朱顶红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植物材料取自烟台园林科研所温室,采用从国外引进的重瓣大花朱顶红‘仙女’(‘fairy’)品种,采其未绽放的花蕊,主要挑选花托、花梗部位作为外植体,进行初代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及不定芽分化研究。经过前期的离体培养,在实验室已成功获取一定数量生出小鳞茎的试管苗。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无菌试管小苗为外植体进一步优化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分化体系。1.2试验方法本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琼脂粉5.8g/L,蔗糖30g/L,肌醇、酪蛋白各100mg/L,pH值为5.8,121℃/20min高压灭菌。培养室培养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70%~75%。1.2.1外植体的处理及初培养愈伤组织诱导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采集未开放的花蕾,注意多留存部分幼嫩花梗,剪去上半部分的苞片,将花梗连同花序部分分离出来,放入烧杯中,杯口罩纱布,先在流水下冲洗1h,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把材料放入10%的NaClO溶液中消毒7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HgCl2处理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用经过灭菌的接种刀将花蕾剥开,连带花托进行横向切割,将花序分开,切割成长0.5~1cm,厚度大约2~3mm的薄片,将其接入预实验的初代诱导培养基。大概经过1年左右的培养及筛选,获取到直径1cm左右的小鳞茎,本实验以带有小鳞茎的无菌试管苗为外植体,将小鳞茎上端的叶片切下,然后对小鳞茎进行纵向切割,切成1mm左右薄片,接入表1所列的培养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每个处理接种12瓶,每瓶4块,设3次重复。暗培养30d后,统计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出芽率。表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正交设计诱导培养基激素浓度/mg/mL2,4-D6-BAKTY11.00.50.5Y21.01.01.0Y31.02.02.0Y42.00.51.0Y52.01.02.0Y62.02.00.5Y74.00.52.0Y84.01.00.5Y94.02.01.01.2.2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将初代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挑选白色半透明部分,分割为直径8~10mm的小块,分别设置2,4-D浓度为0.5、1.0、2.0、4.0mg/L,KT浓度0.5mg/L,6-BA浓度1.0mg/L,每瓶接种6块,遮光暗培养30d,统计增殖倍数及出芽率。增殖倍数=新增愈伤组织的质量/接种时愈伤组织的质量出芽率=出芽的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数1.2.3不定芽的分化及植株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