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化学单元测试考试总分:11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点燃不纯的氢气,肯定会发生爆炸C.验纯时,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氢气不纯,应立即再次收集D.可以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造氢气供人们大量使用2.研究二氧化碳性质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在形三通管中放入干、湿两条紫色石蕊纱布条,并向内缓慢通入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干布条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B.湿布条下部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干布条不变红,湿布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D.将变红的湿布条取出,片刻后又变回紫色,说明石蕊与氧气发生了反应3.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C.氢气和液氢的化学性质不同D.点燃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H2TA.通常用肥皂水来简单区分软水和硬水B.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C.水通电分解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D.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可得到纯净水5.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所示正确的是为()A.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B.C.D.6.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木柴B.酒精C.石油D.沼气7.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④可促进土壤中的、被植物吸收。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2:1pHCa2+Mg2+D.全部8.下列四种气体存放的方法正确的是()A.B.C.D.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鉴别氢气和氧气闻气味鉴别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灼烧除去中少量的通入氧气后点燃A.B.C.D.10.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CO2COABCD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11.在轻轨列车跟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可用于轻轨列车跟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的材料是()A.铁B.铜C.铝D.石墨12.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碳的单质种类也有很多。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物理性质不相同B.在常温时,碳单质化学性质很稳定C.石墨电刷利用了石墨优良的导电性D.是一种新型的碳元素的化合物13.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再加大理石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满时,先把集气瓶从水中拿出,再盖上玻璃片C.洗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试管时,先冷却,再用水洗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先把滴管伸入试管中,再挤压胶头14.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O↑+↑H2−→−电解H2O2C60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加入石灰水D.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15.下列有关验证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A.B.C.D.卷II(非选择题)二、解答题(本题共计7小题,每题10分,共计70分)16.已知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中都含有两种元素且、、均为氧化物,为蓝色沉淀,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