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陈筱云主任医师从肝脾论治糖尿病临证经验VIP免费

陈筱云主任医师从肝脾论治糖尿病临证经验_第1页
1/6
陈筱云主任医师从肝脾论治糖尿病临证经验_第2页
2/6
陈筱云主任医师从肝脾论治糖尿病临证经验_第3页
3/6
陈筱云主任医师从肝脾论治糖尿病临证经验王浩;陈筱云【摘要】关于糖尿病的中医论治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三消"理论,转而向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发展.立论肝脾的脏腑辨证,不仅强调肝脾之阳即肝气、脾气的作用,更加重视肝脾之阴即肝血、脾阴的作用.据此理论,临床在治疗肝脾失调类型的糖尿病时,在疏肝理气,健脾和中的同时,还需顾护肝脾之阴.【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8(027)002【总页数】3页(P71-73)【关键词】糖尿病;肝脾;脾阴【作者】王浩;陈筱云【作者单位】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030024;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糖尿病,归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古有丹溪从上中下“三消”论治,近代有从脏腑(肝、脾、肾)论治,也有从气血津液(气虚、阴虚、血瘀)论治和从痰浊毒论治等。这些治法不仅针对糖尿病的症状,更关注的是对血糖的控制。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再结合多年临床心得,陈筱云主任医师认为肝脾功能失调影响津液代谢、精微输布异常可导致高血糖的产生,从而形成糖尿病。1理论基础1.1肝与气血津液代谢的关系肝主疏泄,调节气机升降出入。周学海《读医随笔》言:“肝者,贯其阴阳统血气……据升降之枢者也……肝者,升降发始之根也。”说明肝处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对脏腑的气化活动及水液的吸收、转输、敷布、排泄等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唐荣川有言:“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气血津液由水谷通过脾胃化生而成,在气的推动下,灌溉全身脏腑经络,“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得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能帮助脾胃运化、心肺宣散,行气运血,并将津液之清者,运送、敷布至肌肉关节、皮肤毛发等组织器官,在完成滋养作用后,其气化的产物,通过汗、泪、涕、唾、涎等产物代谢出体外[1]。肝为刚脏,喜条达、恶抑郁,但又不能升泄太过,须保持柔和。若肝疏泄太过,“肝木侮土,则土衰而水浊”(《金匮要略论注》),可产生痰湿等病理产物。肝又主藏血,对全身的血液代谢起调节作用。《素问·五藏生成篇》云:“人卧,血归于肝。”肝为血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肝郁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停,津液不能上输,而下趋州都引发消渴。《血证论》言:“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不能随气上布。”肝血亏虚,肝阳亢盛,下扰肾水,引起津液代谢紊乱。《素问》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说明肝还可贮藏部分精微物质[2]。1.2脾与精微输化之间的关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脾的运化功能即脾气促进胃受纳腐熟水谷,并将其气化为精微物质,而后通过脾的“散精”功能输送到全身,润养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正如《素问·奇病论》中所言:“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脾既为机体提供充足营养,又负责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清除,从而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3]。若清除不及,可出现水液代谢异常,即“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正常情况下,脾旺气健,纳运有序,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气畅血和,则痰湿无以聚,全身脏腑器官正常运转,将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水解为葡萄糖、乳糜微粒、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后被机体吸收,并进一步产生能量,或合成各种组织蛋白、酶类和激素等供机体需要。除了脾气在精微输布中的作用外,还应重视脾阴在其中的作用。脾为阴中之至阴,朱丹溪《局方发挥》云:“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指出脾阴受到损伤会影响脾的转输运化功能,继而降低胃的降浊能力,说明脾阴对脾的运转功能和胃的受纳功能均有重要影响[4]。1.3肝脾与糖尿病的关联性肝与脾同居中焦,生理上互相联系,功能上相互影响。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肝失疏泄或脾失健运,均会导致气血津液及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代谢异常,产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刘河间《三消论》云:“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陈筱云主任医师从肝脾论治糖尿病临证经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