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发展几个主要问题及对策主讲人杨荣树教授二0一二年十月•你认为•教育发展的秘诀有哪些?•一、对“小学教育”的理解与认知•(一)对“教育”概念的理解与认知•1、众说纷纭打基础•(1)教《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①微观,读作【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别人,如教唱歌、教书、教书匠等;②宏观,读作【jiào】,其义之一是教导、教育,如管教、请教、受教、因材施教等。•——从其动作目标的落脚点及其产生的明晰性等方面讲的•(2)育《辞海》:①生育,如《易·渐》•的卦辞说:“女归吉。利贞。”而其“九三”则说:“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②培植、抚养,如《诗·小雅》说“长我育我”,引申为教育;③生存,如《诗·邶风·谷风》说:“昔育(于)恐育(于)鞫”。•——从其本义及其相关性扩展意义方面讲的•(3)教育•1)中国•①词本义溯源•该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因此,将《孟子》中的“教育”一词解释为“用善的行为把善传给‘英才’,使其做善的行为”。“教育”成为常用词,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②《辞海》:广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的整体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为一切社会所必需,又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也对社会整体及其诸多方面产生影响。教育还受制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状态)。原始社会的教育局限于针对年轻一代,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进行。奴隶社会出现独立的教育机构——学校。在阶级社会中,一切统治阶级都利用教育来巩固其政权。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强有力的工具。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提出了教育终身化的要求,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其内在本质特征、制约因素、发展状况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等等方面讲•③百度词条:•第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活动。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从其本质内涵和范围来讲的•④学科意义•第一、内涵•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并以此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其一、广义•泛指一切影响人们知识、能力、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其二、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学生的发展需要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该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其二、功能及特点•之一,对人类•保证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之二,对社会•保证社会良性发展。•之三,对个人•社会选拔需要的人才,因此规定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分配档次。•总之,能提升和保障国家、民族、家庭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泵力。•2)国外•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西文“教育”一词是外引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从其运行机制方面讲的•附:•名人语录:•Ⅰ中国:•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