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孤寂的行旅与幽微难言的情怀——《使至塞上》教学设计长阳龙舟坪中学胡凤琴学习内容:王维边塞诗《使至塞上》学习目标:1、诵读全诗,梳理诗歌的内容;2、悟读全诗,结合背景信息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品读全诗,理解探讨重点诗句的意境和内涵。重难点:诗歌的思想情感,重点诗句的意境和内涵。课前准备:积累唐朝的边塞诗;课文范读音频;《品读·王维诗歌》节选视频;课程资源PPT制作。学习过程:导入:边塞诗积累与边塞诗。(4分钟)学生自主回答后明确“边塞诗”(PPT呈现)引出王维《使至塞上》(PPT呈现课题及学习目标),明确其为叙事诗(板书“叙事”)一、梳理诗歌的内容(预时:8分钟)1、自由朗读全诗2-3遍。2、围绕“叙事”提问明确叙事的具体内容学生结合诗句中的具体内容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本诗所叙的事。教师适时据学生的讲述补充完善,明确本诗的主要内容。3、呈现图片,梳理诗的叙事思路。(PPT呈现各联内容)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13分钟)1、学生再读,探讨本诗的朗读要领:自由读,两人互读,小组组织读。PPT呈现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庭。此诗所写的就是此次出使。2、组织朗读并自主交流其对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师由学生的交流引导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感悟理解。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朗读:语调低沉,一唱三叹,大气中隐含郁愤哀伤,尾联则有无耐和伤感之意。3、齐读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三、探讨重点诗句的意境和内涵(预设:15分钟)PPT呈现王维信息: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诗人。读他的诗,就像赏画;欣赏他的画,就像读诗。苏轼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品读理解1、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塞外之景?(用四字或二字词语归纳概括)预设:壮阔之景,雄浑廖阔,荒凉单调……(学生自主交流时,引导其说明原由)2、景中融合了怎样的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预设:孤寂,内心郁愤,淡淡的苦闷凄凉……(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背景理解及大气之景与孤身一人的鲜明对比)3、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夸张)中哪些字词用的好?为什么?说话句式:诗句中“”用的好,好在。预设:“大”写出沙漠茫茫无边,很形象的写出其视觉上的景观;“孤烟”大漠之上烽火台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无比醒目,“孤”字也暗示了作者的孤单与凄凉;“直”字极言烟之简单纯净,也写出了烟的劲拔和坚毅,以静衬其大漠的凄清;“长”呈现画面大气,视野广阔,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没有尽头,与前面的“直”相辉映,传神逼真,言有尽而意无穷;“落日”写时间,也有暗示作者茫然凄清心境的意味。引导交流的过程中指导朗读。4、背诵朗读整体感知结束:(5分钟)《品读·王维诗歌》节选欣赏,整体理解全诗结束。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