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名称】现代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涵盖专业】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业分析技术专业【项目总负责人】唐西光(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分管教学副校长副教授)【项目负责人】贺海明(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能源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陈治强(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项目参与人】贾才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能源工程系石化专业带头人)汪媛媛(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能源工程系应化专业带头人)贾顺杰(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能源工程系工分专业带头人)一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区域产业优势“十三五”期间,东营突出发展了石油化工、海洋化工产业,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化肥、轮胎四大产品集群,重点建设东营、滨州等特色石化产业区,构建山东国际石化产业基地。东营市是因油而兴的工业城市,石化产业是东营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营市已经成为全国石化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东营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占全国的/,占全省的,全市石化产业有规模以上企业户,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家。年至月份,全市石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石化产业成为东营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是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年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根据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专家的报告,“十三五”期间,石化行业仍然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全行业技能劳动者每年需要增加万人,高技能人才每年需要增加万人。东营市工业总产值占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区的,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石油炼制、石油化工产业是东营市最具优势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以上,通过对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齐成石化有限公司、东营万达天弘石化集团、东辰控股集团石化分公司、山东富宇化工有限公司、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深入调研,本地炼化企业每年对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余人,东营市每年的化工专业毕业生近人,远远不能达到高速发展的石化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肩负着培养本地区石油化工行业急需人才的重要使命,为石化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专业建设的基础与优势根据东营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学院将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年被学院评为院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毕业生就业形势好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立足培养职业综合素质高、化工专业技能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强调职业素质和化工专业技能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融合。由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紧扣东营市化工行业技术特色,培养的毕业生在化工企业工艺操作、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等岗位就业供不应求。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以上。经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综合评价为“毕业生职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学费减免的“现代学徒制”实现了新突破上学期间挣工资,企业出资报学费。我院先后与山东亨润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广悦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学费减免”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现代学徒制企业为了吸引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到企业工作,与入学新生签订培养协议,在校期间给予每位学生元的学费减免,协议规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拿岗位工资,实现了学费减免“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新突破。•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目前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人,其中专职教师人,兼职教师人。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占%,中级职称占%;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具有一定企业生产实践的“双师素质”教师占%,具备高职教学的师资实力。教师团队中,确立专业带头人人,骨干教师人。贺海明副教授是“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是全国化工安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业内有较大的影响力。近五年来,教学团队承担省、市教科研项目项,开展省、市、院教学科学研究多项,省级教学成果项、院级教学成果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革扎实推进依托校企合作机制,开展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分析,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