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实验室可利用硫酸厂炉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聚铁的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n,制备过程如图27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M的成分是SO2,通入H2O2中可生成硫酸,可循环使用B.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的铁,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C.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大D.足量氧气的作用是将反应生成Fe2+氧化为Fe3+,同时将生成的H2S氧化为S2.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分别蘸有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有白烟生成B.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如果与活泼金属反应,会有H2生成C.浓硝酸能使活泼金属如铝、镁、锌、铁等发生“钝化”D.常温下,铜与稀HNO3反应很慢,是因为发生了“钝化”23.已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B.反应①中I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反应②中IO作氧化剂D.检验加碘盐中的KIO3可用淀粉-KI溶液和食醋4.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B.原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为0.4mol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D.取20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L后溶液的pH=15.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这是因为雷雨天空气中的某些物质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产生了氮肥。下列不属于其中的反应的是A.N2+O2放电,2NOB.2NO+O2===2NO2C.3NO2+H2O===2HNO3+NOD.4NH3+5O24NO+6H2O6.下列关于SO2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3A.能形成酸雨B.能使鲜花褪色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能与NaOH溶液反应7.某硫酸厂废气中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可能含有2种盐B.Y可能含有(NH4)2SO4C.a是SO3D.(NH4)2S2O8中S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8.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下列性质中的()A.易液化B.比空气轻C.极易溶于水D.有刺激性气味9.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410.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与氧气反应只生成Na2O2B.将过量的SO2通入CaCl2溶液可生成CaSO3沉淀C.向Fe(NO3)2溶液滴加稀盐酸,溶液变黄色D.向酚酞试液加足量Na2O2粉末,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11.硅及其化合物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陶瓷、水晶、水泥、玻璃都属于硅酸盐B.水玻璃是纯净物,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某硅酸盐的化学式为KAlSi3O8,可用K2O·Al2O3·6SiO2表示D.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高纯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12.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5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13.在自然界中发现的硫是以硫化物(如Cu2S)和硫酸盐(如CaSO4·2H2O)存在。但不存在于亚硫酸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亚硫酸盐可以被空气氧化为硫酸盐B.亚硫酸盐能够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C.Cu2S的Ksp很小,难溶于水、稀硫酸和稀盐酸D.CaSO4·2H2O俗称石膏,不会被空气氧化,也难风化14.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2mol·L-1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A.0.2molB.0.6molC.0.8molD.1.0mol1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