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摘要:学困生转化问题在各科教学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突出,并且至今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已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同时也是大家关注的难点。本文就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进行一些简要的阐述。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变策略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差生的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在每一个班级每门学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农村小学数学学科中,“学困生”的数量更大,形势更为严重。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发展呢?1.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本人长期在农村小学任教数学,通过对后进学生的观察与研究中得知,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1自身原因:①数学理解能力较差。在调查中,90%的“学困生”在回答为什么数学成绩不好时,都说是因为自己“笨”、“不聪明”,这实际上是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有待提高。②学习方法不正确。好的学习方法能“事半功倍”,而不好的学习方法却是“事倍功半”。数学学习更需要好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而“学困生”上课经常开小差,懒于思考、怠于回答问题。对于新知,学困生是往往死记硬背,记得慢,忘得快。此外,“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就很差,他们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班干部的监督下才能学一会儿。1.2教师的原因:现如今农村学校老师大多数住在县城,天天往返于家校之间,很少有时间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另外,他们多数想调到县城或城郊学校,因而他们教学积极性不高。此外,部分老师没有因材施教。因为我们教师不能根据每位学生能力差异,却经常让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作业,这样就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吃不了”的学生不仅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还会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歧视,造成他们对学习无兴趣,自信心下降,成绩会越来越糟糕。1.3家庭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下的农村,绝大多数年轻的父母都外出务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往往是疼爱有余、严厉不足,因为知识的原因,辅导更是无从谈起。一些学习自觉性、自制力差的孩子就会由拖拉作业到不做作业,很快沦为“学困生”。1.4学校原因: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无论软硬件与城里的学校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农村小学生源的质量要比城里学校差的不良局面。1.5社会原因: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等。另外,他们受到就业难的影响,同时产生读书无用的观念等等,这些都对他们的学习产生着消极的影响。2.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2.1调查摸底,建立个人档案。由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每次接手新班后要及时调查摸底,建立个人档案,便于对症下药。2.2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师。因此,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培养等,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学困生”的家长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教育方法上或多或少都有其不科学的地方。如果不改变家长对待学生的态度、教育方法,那么老师对“学困生”的转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老师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老师拧成一股绳,共同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师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措施。2.3建立学习小组,引入竞争机制。后进生都缺乏竞争意识:往往有自暴自弃的思想,不愿意去认真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所以我就把班里学生按不同的层次分成几个小组,而且不同的小组完成作业的难度不同,让他们在自己的小组中比一比谁做得认真、做得好、进步快,这样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大很多,但好、中、差的学生都能照顾到,能提高班级的整体水评。2.4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信心。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