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共32分,每题4分)1.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足以追求利润最人化为经营日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利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2.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3.混业经营——是指一个金融机构获准可以经营多个金融子行业,或者获准同时经营多个隶属于不同金融子行业的金融产品。4.商业银行负债——是银行由于受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5.资本盈余——是指发行普通股时发行的实际价格高于股票票面价值的部分,即平常所说的股票的发行溢价部分。资本盈余并非股票发行者的利润,而是普通股股东投资股本的一部分,因而应列入缴纳的股本总额中。6.巴塞尔协议I——《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巴塞尔委员会由来自13个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组成,是国际清算银行的四个常务委员会之一。由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准则规定的资本要求被称为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要求。1988年7月,颁布第一个准则文件,称"1988资本一致方针",又称"巴塞尔协议"。主要目的是建立防止信用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7.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8.同业拆借——指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之间融通。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共20分,每题4分)1.流动性,是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2.单一银行制,也称单元银行制,一般是指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营业机构来办理,不设立分支机构。(√)3.银行资本充足,一般是指银行拥有的资本数量达到或超过管理当局所规定的最高限额。(×)4.商业银行的短期非存款业务,一般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目的是保持银行正常的资金周转、满足流动性需要。(√)5.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筹资活动。(×)三、简答题(共28分,每题7分)1.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参考答案:商业银行“三性”经营方针(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1)安全性。安全性是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2)流动性。流动性一般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从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出发,流动性应当是越高越好,但是,过高的流动性又会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所以,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核心是适度。(3)盈利性。盈利性是指银行获得利润的能力,并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实现利润目标的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2.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参考答案:(1)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在其业务经营活动中,客观上发挥着支付中介、信用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等四个主要职能。(2)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①商业银行业务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它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②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整个货币供应量具有重要的影响③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直接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④商业银行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部门⑤商业银行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3.商业银行负债的特点是什么?其有哪些种类?参考答案:(1)商业银行负债的特点①可以用货币确定,也即数量必须能够用货币来计量。②一定是现实存在且尚未了结,需要使用银行资产或提供劳务进行偿还。那些虽已发生但已了结,或将来可能发生但尚未形成现实存在的经济义务不属于银行负债。③必须在偿付后才能消失。(2)商业银行负债的基本类型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银行负债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分类方式,是依据负债类型及其银行对于负债的调控能力,将其分为存款负债和非存款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