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一八教学设计VIP免费

九一八教学设计_第1页
1/7
九一八教学设计_第2页
2/7
九一八教学设计_第3页
3/7
案例:难忘九一八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及参考分值自评得分学习体会或建议1、能说出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2、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已开始,能说出一个自己钦佩的东北抗日英雄的故事3、能阅读有关历史史料,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了解东北速亡的原因4、能结合史料及史实,比较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面前的行动和对策,形成自己对两党的看法。5、能在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对东北受难同胞说一段话或设想作一件事6、学习讨论中能认真听取他人意见;认真观看影像资料;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乐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敢于向同学、老师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情境,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mtv《松花江上》,教师指挥学生轻声哼唱——让如诉如泣的歌声把学生带人那段悲壮的历史岁月。(上课铃响音乐停,难忘九一八课题从中间向两边展开,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倾听了东北同胞一曲如诉如泣的悲歌,九一八,九一八,历史在提醒我们勿忘国耻!虽然九一八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沈阳等地每年9月18日都会拉响警报,警示后人。那么九一八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让我们一起重温祖国母亲那段苦难的历史吧。•2、学习本课目标:见上表•3、学习九一八事变:请学生看书,然后简要说出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请3个同学复述。老师出示多媒体地图,并突出柳条湖、沈阳等地,补充花谷少佐的战争回忆录、“田中奏折”,强调九一八是日本蓄意制造,是为侵华战争制造借口)•4、感悟历史:多媒体播放文献纪录片《勿忘九一八》(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残酷杀害我东北同胞,甚至连妇女儿童也不放过,请看纪录片)•5、学生活动情境设置:师:假如你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学生、军人、记者、普通市民、商人等,惊闻九一八事变发生,看着自己的同胞遭受战争煎熬,你想为东北受难同胞做些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交流)过渡:(师)是啊,只要有良知的中国人看着自己的同胞惨遭蹂躏、自己的国土任人践踏,谁不痛心疾首,摩拳擦掌,想共赴国难呢?可身为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却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后给张学良连续发了几封这样的电文(多媒体出示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三封电文——并交代史料出处,培养学生尊重史实、求实的科研态度。)教学过程•6、学生阅读史料,得出结论——蒋介石不愿意积极抵抗。•7、学生合作探究:蒋介石为什么不做积极抵抗呢?(师: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侵略者第二天就占领了沈阳城,随后陆续侵占了东三省。张学良作为军人,不得不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他藏起了蒋介石的密电,强忍着家仇国恨,满怀对同胞的愧疚,饱受着国人的不解与责难,率军撤进关内。就这样,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连同那无尽的宝藏,全部沦于敌手,东北同胞成了亡国奴!试问蒋介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蒋“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继续设问:这种政策会导致怎样严重的恶果呢?生:助长日本侵略野心,导致东北在短期内灭亡,更多的国土沦丧!教学过程•8、历史知识链接:多媒体日本近代以来对中国侵略的史实。(师:日本的贪婪让我们再次想起了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9、合作探究:能否联系已经学过的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些共性原因?(这问题对初中学生有较大难度,在学生讨论中教师到各小组适当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从战争双方来考虑)•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老师总结,日本一次次挑起战争,固然体现了其军国主义本性,是扩张、称霸的需要,但中国近代以来的贫弱和中国政府的腐朽(从清政府到北洋军阀到国民政府)、连绵不断的内战也给了日本可乘之机。•过渡:师:然而,从近代史中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是不甘屈辱的民族。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下面就请同学们介绍一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0、“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学习: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说一说•11、比较分析:比较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面前的不同政策,谈谈你的看法。(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意见,老师结合史实适当点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一八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