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耒阳八中李奇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在训练学生正确、得体、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不敢开口,为什么那么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话呢?阻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到底是哪些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四点:一、“恐讲心理”的影响。据调查,很多学生都怕开口说错,受到老师的责备同学的嘲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说话时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的。而造成恐惧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少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在平时没有一种自主感,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句子的对错,因而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二、缺少英语交际的氛围。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环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但是学生平时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习得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而且由于受师资力量的局限,老师在课堂上的用语用得较少,往往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言堂、一板书的形式,口语练习也局限于书本上机械的操练,缺乏师生和学生间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三、重视程度不够在农村,由于师资不够,很多学校没有英语老师,就临时找些代课老师来教英语,根本不会读,授课也是半中文半英文式的讲课,更不会流利说出来,英语课只给学生写英语字母,抄写英语单词罢了,没办法进行系统学习,更不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了。结果造成学生只会成为“聋哑”人。四、学生的“惰性心理”。英语学习不同与其他学科,它具有其独有的特点,需要学生课后花时间去听、去说、去练,要勤奋好学。但有部分学生懒学,课后对英语不闻不问,只是局限与课上的一点时间,口语训练受到了严重的局限性。那么该如何去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呢?提高学生英语口头交际能力有如下方法:(一)、立足课堂,营造民主气氛。大部分学生胆小不愿意说话,是处于一种胆怯心理,尤其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羞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生怕说错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权,使作为主体的学生愿意说,敢于说,乐于说。尤其是对那些性格胆小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在去每个班上英语课时试先都会与学生谈起了英语国家的一些民俗风情,使他们知道英语也是一方人的语言,要学好这种语言,就要像我们练习自己国家的语言一样,要多讲多练。在课堂上,我用我幽默的肢体语言,丰富的表情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使学生不再感到害怕,不再受到语言差异的影响;拉进师生间的关系,使学生摆脱胆怯的心里,真正地敢说,乐说,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二)、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是在没有实际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大多时间也是在学校里,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为学生创造一个交际训练环境。在课堂上我经常采用创设有关情景达到方法,让学生用所学的句型与同伴对话,然后表演给老师和学生欣赏。比如在上“what’syourfavouritefruit?”时我安排学生带来了自己喜欢的水果,让学生先接触到这些水果,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掌握好水果的说法,然后引入学生情景对话,学生能够由简到难地进行口语训练,又能在一定的语言氛围中进行对话,学生感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和对学习英语也充满了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创设类似的情景,如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