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词》教学设计郭彩云一、教材分析:《忆江南》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中的诗词课,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从春天的声音、美丽的景色、春天的快乐等方面,让学生感受春天,欣赏春天。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词能够感知江南春天的美,并且初步具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为以后学习古诗词,鉴赏诗词的意境美打下夯实的基础。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也尚浅,不能够从字理行间中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美如果光凭教师的一味讲解,形式比较枯燥,不能焕起学生对江南美的向往,针对这一点,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图片、视频、音乐把学生带进江南美丽的情境当中,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感悟词的词句美韵律美、意境美,对于学生较难掌握的生字“曾”,我也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记忆字形,淡化识字难点。并以此字进行知识扩展,使学生了解当时写作背景,为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做好铺垫。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歌。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想象课文意境,感悟背诵诗歌。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四、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读中感受诗歌。2、理解背诵诗歌。五、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课件。2.生字卡片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背诵古诗《春夜喜雨》,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唐朝诗人白居易描写春天的诗——《忆江南》。二、学习“忆”字,从题目入手初步感知古诗。1.“忆”:形声字,部件法识记,本诗指回忆,指导书写。2.从题目中看出什么?三、读诗。1.教师范读,学生听清生字读音。2.学生跟读,读准字音。3.学生自由练读,自学生字。四、品诗,学习生字。(一)学习前两行诗。1.白居易在晚年时回忆起江南的美景,古诗第一行中的一个字就可以概括他对江南的印象,是哪个字?2.第二行诗理解吗?先来解决生字。旧:与新相对,部件法识记。曾:本诗中意思是曾经,用曾经造句,感悟曾经的意思注意笔顺,教师指导书写。谙:是熟悉的意思。3.前两行诗的意思是:江南好,我所熟悉的风景是多么美好。4.齐读前两行诗。(二)学习三四行诗。1.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呢?自己先来读三四行诗。2.学生质疑,同学或教师解答。3.诗意:朝阳和江边的鲜花火一样相互映照,春天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4.带看作者对江南春景的赞美读三四行诗。(三)学习最后一行诗。1.诗意:美景怎能令我忘怀?怎能不回忆江南?2.结尾是反问句,加强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抒发又引入想象,很具感染力。应指导学生读出反问强烈的语气。五、游戏复习巩固生字。六、多种方式读诗。1.全班齐读。2.小组内自由组合读。3.配乐读。七、教学反思1、通过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尝试,有助于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词的意境美,而且当看到图片时有自己的感受。2、在应用时还要注意恰当,课堂上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手段,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具性。要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它的辅助下高质高效地完成语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