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厅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SBJ790013)和江苏大学人文社科纂金项目(JDR200539)阶段性成果【摘要】国际会计协调化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当代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通过分析产生协调的内外动因和方式,得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成为当今经济发展潮流,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等现代经济发展方式,使各国同处一个经济平台,这给财务信息可比性增加了压力。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应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信息。客观上迫切需求一种单一的财务报告语言即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这种需求的存在,使国际会计协调化趋势日益得到关注。推进国际会计协调化。逐步实现趋同已成为加强全球经贸往来、减少商业用语障碍和成本的有效途径。建立在当代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观,探索了系统混沌过程的组织协调性,描述了系统变化过程中内部各要素层次问的协同行为。为国际会计协调化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一、协调动因(~)内因会计信息作为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和表述,直接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会计准则作为对会计信息的规范和指导,其制定过程是一种权利游戏(葛家澍)。会计国际化主要是会计准则国际化,从本质上看,绝非会计自身的问题,是利益相争的过程和利益均衡的结果。各国为圈.}确保自身的经济利益,必然一方面受到本国政府所施加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借助政治力量作为保障实施的手段。因此,会计国际化实质是各国利益之争。(二)外因1甫效规范金融市场的需要。会计信息是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础信息,为了防范金融危机的风险。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质量的会计标准是会计透明度的有效保证。据联合国调查报告显示,在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中。大部分没有正确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导致未能及时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难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分析引发危机的因素。2跨国企业活动增加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引起了全球资本流动,涌现了大量的跨国公司,成为当代国际经济中的强大力量,但由于资本市场准八条件尚未全球化,各国为保持会计标准主导地位。要求跨国公司按国别会计标准编制财务报告,加大了资本市场交易成本。3.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需要。利益主体决定会计政策,会计职业判断的标准是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相互博弈,以求达到均衡决策的过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来源于会计水平的发展,而会计水平又以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发达国家整体的经济管理系统完备。会计体系完善,会计技术应用时间长,有较高的职业水平和判断力:而发展中国家与此相反。二、协调方式(一)英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总部一直设在伦敦,第一任主席是英国人,因此,英国一向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现在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和IASB的会员国,更加支持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同IASC合作开发了几项会计准则,目前其宣称不再制定和发布新的准则,只发布将国际会计准则用于英国的相关指南。(二)美国曲晓辉教授认为:“任何一项会计法规的出台,总是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有关方面的利益。会计法规比较重大的变动,会导致利益关系集团各有关方面利益的重新分配。”鉴于美国经济的影响力和压力,1995年IASC与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达成一项制定倾向美国利益的核心准则协议,至此美国与IASC由“对立”转变为合作态度。2002年’0月,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签订了协议,双方制定履行高质量、可比会计准则各自应承担的职责,这意味着国际会计准则充分体现美国意志,使这个经济航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推进协调。I三)欧盟欧盟是超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盟。随着统一市场、统一货币、统一经济政策的成功实行,欧盟计划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这就必须要有统一的会计准则,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最经济、最有效。2000年6月欧盟制定了在欧洲范围内消灭证券交易障碍的战略,包括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当I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