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相关史实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亚非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知晓资本主义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体现的罪恶性与血腥性,从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引导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六单元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本课通过四个子目(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主要涉及的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和世界殖民体系产生的影响,不仅要讲清这两个问题,还要讲清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体现的特点,结合原因的分析,认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残酷性、不平等性、世界性,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扩张性。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这激发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为下一课的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做好了铺垫。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历史教学课容量大、课时少,学生基础较弱,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科学有效地教学,是高一师生共同面对的问题。另外,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相关学科知识欠缺。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教师适当补充完善相关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鼓励拓展阅读,提升史料阅读、提取信息等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史学方法。四、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了解列强在亚非拉的掠夺方式及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亚非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西方列强是如何瓜分世界的,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和亚非拉各国人民的独立愿望。五、重难点:本课的课程标准为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依据新课标及高一年级学生实际发展情况,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1.重点:列强在亚非拉的殖民掠夺方式和特点2.难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产生的影响六、教学设计思路:近代世界的殖民活动开始于新航路开辟的16-17世纪,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则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工业革命的强力推动,使19世纪后期首先工业化的国家掀起了殖民扩张的新高潮,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空前激烈。到1910年整个世界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势力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本课通过一段段历史材料的展现,引导学生在解读史料的基础上,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本质,对资本主义这段血腥的历史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理解殖民扩张对殖民地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教师提供图片、图表、文本、视频等多样化史料,采用设置历史情境、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问答法、讲授法等。注意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个性,自主探究,突破重点与难点。通过练习与课后拓展作业等巩固知识,加强史料实证意识,提升历史解释水平与家国情怀,学会以唯物史观看待历史现象。七.教学过程【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对!殖民者在拉美和亚洲地区的殖民掠夺。那么,亚非拉地区是如何沦为殖民地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