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欧洞乡中心小学樊再益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8~39页例1、2,做一做,第1、2题。教学情况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会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这一节课的内容在整个计算教学中占非常重要的作用。2、学生分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动、逼真的情景,把“六一”儿童节主题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发现数学信息,进而根据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从而用迁移的方法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教学理念: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节课采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形成较好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与方法:1、“庆祝六一”情境导入,“六一”游园活动贯穿整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感受迁移学习的魅力。3、练习反馈,巩固学生所学,熟练进行计算。4、“六一”游园活动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5、采用情境教学法,并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题卡片、乘法口诀卡片、小房子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36÷4=24÷3=15÷5=30÷6=12÷2=24÷4=2、有5间房子,15只小鸟回家,平均每间房子住几只小鸟?【设计意图】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说出求商的过程,为知识的类推迁移做准备。3、背诵789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复习7、8、9的乘法口诀,为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做好铺垫。二、合作探究1、激趣导入师:你们想过“六一”节吗?小朋友们也打算庆祝“六一”节,开个联欢会。(出示情境图)你们看,他们正在布置教室呢!看了这个场面,你们发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他们发现了什么?生:三组信息:第一小组做了一些小旗,要挂在教室。第二小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第三小组带了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师: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a、第一小组做了56面旗,要挂8行。平均每行挂多少面?b、第二小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组分多少颗?c、第三小组带了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多少行?【设计意图】首先课件出示“欢乐的节日”情境图,将数学教学置于生活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从而发现数学信息,并能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图意。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听说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有效数学信息的能力,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教学例1。(1)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2)一共做了多少面小旗?(3)做了56面旗,要挂8行。平均每行挂多少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个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7×8=5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