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平路小学数学课导学案年级六年级下册课题探索规律备课教师执教备课日期学习目标1、会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2、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数学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问题。难点:学会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导学过程要要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导学策略与方法备注一、儿歌导入2分1、课件播放《数青蛙》儿歌学生听后,继续续说,2、师叫停后说:“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首儿歌,一节课时间你们是唱不完的。有一位学者,把这首儿歌做了如下的总结,你能补充完整吗?”_只青蛙_张嘴,_只眼睛_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1)指名学生补充,并说明理由,其他学生补充,并说明字母表示的特点。(2)师:你就是这位学者,因为你拥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再加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你就是这位学者,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像这位学者一样,用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仔细地看,用一个会思考的大脑认真地想,然后结合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探索规律。(3)板书课题网络搜索数青蛙儿歌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25分探究活动一: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师:这样的目标,你能达成吗?老师先要考察一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能力。请完成乘法表,并找一找这张表中,都蕴藏了哪些数学规律,下面小组活动,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规律多。请读小组活动建议:(1)观察要有序,可以从横、竖、斜等各个方向去观察。(2)组内画一画,说一说,讨论交流,小组长整理发现的规律。2、课件出示乘法表,分组交流,发现规律。3、汇报展讲,汇总规律。师:同学们有的横看找到了规律,有的竖看或斜看找到了规律,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知道有序的进行观察。(观察—发现--分析---验证)活动要求四人一组群学同桌对学探究活动二:探索图形中的数学规律师:刚才大家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蕴含着规律,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数学规律,请看大屏幕。1、课件出示摆桌子(小组活动要求:小组成员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由记录员整理填写,合作完成下表。)师:一张桌子坐几人?两张桌子坐几人?按途中的方式继续摆下去,猜一猜:3张呢?4张呢?5张呢?那么n张呢?请同学们组内议一议,有什么规律?2、交流发现规律,并验证规律师:这个规律对吗?谁能验证一下3、解决问题:“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六(2)班有54个同学要举行联欢会,如果按这样的桌椅摆法,得准备多少张这样的桌子?活动三:探索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六(2)班同学按下面的规律为教室挂上气球。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第27个呢?请说明理由。选择自由的学习方式三、当堂检测10分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许多数学规律,并且学会了分析和验证规律。请用我们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完成当堂检测。1、找规律,填一填。(1)8,11,14,17,(),23,();(2)4,9,16,25,(),49,64;(3)1,8,27,(),125,();(4)21,42,)()(,84,)()(,)()(。2、一批小球按下面的方法堆放。第5堆有()个小球,第8堆有()个小球。你知道第n堆有几个小球吗?3、同学们!我们都是宝鸡人,走进宝鸡一股文明之风扑面而来,在火车站大厅的屏幕上连续滚动着这样几个字“宝鸡人民欢迎您!”如果这几个字连续滚动,你能猜出第2015个字是哪个字吗?这个字共出现了几次?借助小组的力量完成此题。同学们通过检测,对自己评价一下,感觉满意的给自己掌声。独立思考个体展讲四、小结3分今天在探索规律中,你有什么收获?如果在解决问题中遇到挫折,你会怎么办?小组评价本节课组员的表现。集体归纳总结五、布置作业,提升巩固把一根绳子对折1次,然后从中间剪一刀,这根绳子被剪成多少段?对折2次呢?对折3次呢?你能运用规律计算对折10次被剪成的段数吗?课后完成板书设计探索规律观察——发现---分析----验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