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妈妈笑了》【教材分析】:《燕子妈妈笑了》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文章体裁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写的是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导下,通过三次去菜园仔细观察,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教育我们要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渗透了对比观察的方法。课文语言采用相似结构的段式反复出现的方法组织,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句式。同时课文以对话描写为主,是学生体会人物感情、学习朗读不同人物语气的好材料。整篇课文充满童趣,语言浅显易懂,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的课文。教学中要让孩子体会妈妈和小燕子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的变化,把妈妈一次比一次高兴,和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惊喜的语气读出来,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大都好动,喜欢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本教学设计积极创设情境,力求贴近孩子的生活,贴近孩子的实际,激发孩子阅读与识字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体会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以及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燕、躺、茄、挂、能、错、仔、细、皮、刺”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识字。2、指导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3、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体验小燕子三次仔细地观察冬瓜与茄子不同之处的喜悦,激发学生留心发现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不同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3、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教学重点】: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分角色朗读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法、表演法、个人探究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部分复习词语。1、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今天它来找我们玩来了。瞧,它飞来了。(出示小燕子飞出来的课件)小燕子要考考大家读词语,你们敢迎接小燕子的挑战吗?相信这些词语也难不倒大家的。(课件出示词语)2、小朋友们顺利的过关了,小燕子很高兴。瞧,它在表扬我们呢!(课件:掌声)(设计意图:质疑、激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给学生设置障碍,进行挑战,通过再复习,更进一步让学生深入记忆,巩固所学知识,教学中借助直观的图形、文字、语言、画面,让学生在观察、研究中展开联想,既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课导入部分今天我们跟随小燕子再次走进课文《燕子妈妈笑了》。(板书课题师生书空:并注意强调“燕”的书写;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借助故事引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情趣,活跃了气氛,能很好的吸引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与老师一同书写课题时可以掌握“燕”的书写。)三、教授课过程(一)理解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己把课文读一遍,读不通顺的地方就多读几遍,读通顺的就继续往下读。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们的收获可真大,原来冬瓜和茄子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我们的小燕子是怎样一次次发现它们的区别呢?现在我就是燕子妈妈,你们就是可爱的小燕子,让我们一起飞到美丽的菜园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吧!(设计意图:设置情境,把小动物作为学生的好朋友、学习伙伴,一同参与,学生学习更具趣味性了。)2、深入理解课文。(1)读第三自然段1.小燕子们,你们第一次看到什么了?告诉妈妈!生:冬瓜大,茄子小。(板书:大、小)这是你们的第一次发现,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呀?(开心、高兴)好,就带着这种心情再对妈妈说一遍。(生读)真不错!小燕子有了发现,妈妈说什么?谁把妈妈的话读出来!(生读)2.你们听了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