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秋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15课 放大镜教案2 青岛版六三制-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VIP免费

秋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15课 放大镜教案2 青岛版六三制-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_第1页
1/2
秋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15课 放大镜教案2 青岛版六三制-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_第2页
2/2
15.放大镜【学习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课程标准描述】认识放大镜了解其功能,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学习目标】1.知道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3.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评价活动方案】1.创设游戏环节,引起学习兴趣,提出问题,以评价目标1。2.创设寻找放大工具的学习环节,以评价目标2。3.创设多媒体展示以及认识放大镜的应用,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评价目标3。【学习过程】一、视力大考验1.先来个视力大考验,看看同学们的视力好不好。(1)出示PPT图片(2)出示卡片(3)出示大米:上面写了什么字?2.我们想看清更小的物体时,怎么办?3.放大镜有什么作用?能想到利用工具,这一点非常棒。二、寻找放大工具1.如果没有放大镜,还能用我们现有的物品解决同样的问题吗?2.让我们来寻找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3.活动建议(1)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2)具有放大功能的物品都有什么相同点?(3)用放大镜与能放大图像的物品比一比,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点?4.通过探究,同学们发现一些物品可以放大物体的像。具有放大功能的物体和放大镜一样它们都具有透明、中间凸起的特点。(板书:透明、中间凸起)5.实际上,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眼睛的观察范围是有局限的。他们一直梦想着发明一种能放大图像的工具。6.出示关于放大镜历史的资料。7.人们根据它的作用给这个新的工具起名为放大镜。还有人根据它的特点起了另外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8.放大镜各部分名称:镜柄、镜片、镜框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不仅满足了人们看清更小物体的愿望,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意外惊喜”,让人们发现原来在自己身边一直存在着一个想像不到的奇妙世界。2.出示放大镜下指甲的图片:猜猜这是什么?这个东西就在我们要观察的对象之中,让我们来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1)分别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图片、棉布、纸巾、手指。找一找放大镜除了能放大图像,还能显现哪些肉眼看不到的细节?(2)分别用两个放大镜观察同种物品,比一比它们的放大效果一样吗?为什么?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更大,显现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四、总结延伸1.放大镜发明之后,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这粒大米上的文字就是微雕工匠使用放大镜雕刻而成的。2.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什么?你还希望使用什么工具观察更微小的东西?3.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人们开始使用观察工具不断探索身边世界,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奥秘。希望通过今天以及今后的学习,能激起同学们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秋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15课 放大镜教案2 青岛版六三制-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雨丝书吧+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乐于和他人分享知识,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