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展业品牌化发展的竞争力分析王晶王晓云(上海建桥学院,上海201319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摘要】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同时,凭借入世和申办世博会成功的契机,上海会展业可走品牌化发展之路打造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为此,充分分析上海会展业品牌化发展的竞争能力是知己知彼的必然举措。【关键词】上海会展业;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硬件设施竞争力;区位条件竞争力所谓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它行为主体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对于上海会展业而言,其竞争力是指上海会展业整体与国际国内会展城市的竞争能力,从会展的运作条件来看,会展业的竞争能力由一系列要素组成,可将其分解为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硬件设施竞争力和区位条件竞争力四大要素。一、上海会展业品牌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力中最本质的因素。在会展业中,创新能力是会展业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国际会展业的竞争趋势表明,如果会展企业没有创新能力,因循守旧、模仿抄袭,最终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同理,对于一个城市的会展业发展也是如此。因此,创新能力是上海会展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会展主题和内涵的创新、会展形式的创新以及会展业务范围的创新等三个方面。(一)会展主题和内涵的创新会展业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推出新的观念,在展会主题和内涵上进行创新,这是衡量会展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新的展会主题和内涵的推广不仅是会展业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会展业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它可以通过对人们观念的影响来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进程。目前,就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实践来看,在会展主题和内涵的创新上已取得一定成绩,基本形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领域、多层次、具有丰富内涵的会展主题。如上海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配合会展业发展,相继举办了多次以城市发展、区域经济、信息化等为主题的大型国际会议,如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海-关西经济研究会和上海国际信息技术大会等;展会主题也结合上海六大支柱产业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形成汽车、贸易、IT、建筑、生物制药和文化艺术等六大热点,如上博特展从最开始以国际文化为主题举办墨西哥雅玛文明展,后开拓国内文化艺术主题举办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以无形遗产为主题,安排昆曲表演、古琴演奏、竹刻工艺、蓝印花布制作等活动,上海博物馆会展主题不断创新。(二)会展形式的创新会展业在展会形式上的创新主要是反映在高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即将新科技应用于会展活动的全过程中,以减少成本、增加便捷性,提高展会效率和吸引力。会展业的发展历程,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提高阶段。处于基础阶段的展会主要采用静态陈列式的布展形式,充分利用声、光、电以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从不同角度带给观展者巨大的冲击;到了发展阶段,展台的布置则充分体现了互动、参与的特征;提高阶段的展会中,观展者将亲身实践或虚拟地体验展示产品的优越性能。从基础阶段向提高阶段的发展是高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也是生态、环保、人性化等现代生存观念、社会发展观念以有形载体的形式,逐步形象的向社会传播的过程。如,上海灯展从传统的豫园灯会展,到邀请自贡灯展来沪,再到2003年意大利光雕展在沪举办,便是展会形式创新三步曲的生动显现。由于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在表现形式上的发展“三阶段”的脉络并不是非常明确,往往是三个阶段的形式杂糅在一起。一方面,在上海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展会表现形式积极向发展阶段和提高阶段靠近,某些展会已经表现出跨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的气势。另一方面,在上海这个迅速崛起的会展业新贵身上总是能找到基础阶段表现形式的影子,特别是在一些规模小、层次低的展会上,基础阶段的展示形式更是占了主角。比如,一些中小型房展的展台搭建粗糙、设计落后,搭建材料质地差,发放展品资料的形式少以及“全静态”展示等,甚至一些专业性的国际展会也会出现上述现象。而某些国际展中,部分国外展台特装修的技术人员和材料均直接来自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