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雪儿教材分析:《雪儿》这篇课文讲述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飞上蓝天的事,课文字里行间表现了“我”对鸟类的爱护,流露了“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文本内容感人,情感真挚,是一篇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并能从中感悟到人与动物和谐之美的好教材。我自以为本课的教学,以下三个方面的设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涉及的思想内容很广,如人与自然、孤独与相伴、自由与理想、放飞与环保……在字里行间,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一次不行,两次;一个回答不好,两个,三个……教师不能强加于他们思想,唯有自悟(在引导下)才能出真知!是全文的主线,贯穿始终。那雪儿又是个什么样的鸽子呢?在作者的笔下,雪儿是个充满灵性的事物。“过了几天”雪儿就跟我“熟了”,且跟我一起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上面谈到“我”由此想到了什么,其实雪儿此时想到了什么?也可让学生去联想,去发挥,我相信一个充满灵性的雪儿一定会从孩子们的嘴中呈现出来。文末,雪儿“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等,这些已对充满灵性的雪儿的描写达到了极致。同时雪儿也是个勇士,“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能飞越千山万水”“忠实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此处不易过多解释,唯有读出味即达目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询问”、“意外”造句。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桑兰遭遇脊椎骨折,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巨大不幸时,仍微笑着面对一切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2月27日总第16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书写好本课的生字。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白鸽之间的故事,题目是:雪儿。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1(设计意图:上课开始,直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三、整体感知,感悟语言1.自学课文。⑴自由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你知道的“我”和雪儿之间的故事。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⑶运用“理解六法”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明媚敷药喃喃哀伤艰难险阻忠实盼着弧线施展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⑴出示词语:⑵指名逐个读,指名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子音。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结合课文解词。明媚:鲜明艳丽。敷药:涂药、搽药。喃喃:小声叨唠。哀伤:非常悲伤。艰难险阻:繁重的困难和危险的阻挡。忠实:忠诚可靠。盼着:迫切地希望。弧线:圆周的一段,本文指白鸽飞行的轨迹。施展:发挥、显示。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在精读课文时去体会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习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习本文的生字词语。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知道课文围绕“我”与雪儿展开故事情节。)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学生自学讨论。(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理清课文的层次。)四、细微探究,识写生字1.同学们你们看看那些生字难写的?2.指导学生开始描红。(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抄写词语。(设计意图: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的回顾,更是汲取他人学习收获的途径。再引导学生能独立地完成好作业。)板书设计我喜欢雪儿第二课时(2月28日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