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飘香教学课题6花瓣飘香教学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淳朴的亲情,以及作者的仁爱之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淳朴的亲情。教学难点:体会小女孩真挚、淳朴的亲情,以及作者的仁爱之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作业设计1、读准文中的生字和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2、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3、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教学过程调整与思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淳朴的亲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到了,百花齐放、公园里、校园中、小区内、花店前,随处都可以看到它们沁人心脾的芳香。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好好地看一看它们,问一问它们,感受一下花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妙吧。1、你们这几天见过哪些鲜花?请描述它们的样子。2、出示一盆娇艳的月季花。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3、你们知道什么情况下人们会赠送鲜花吗?(指名说)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花,还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花瓣飘香)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和同学。②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③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效果1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俯在捧着拿着摘花瓣惶恐绒布懂事眼眶舍不得不知所措(1)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加强正音。(如:“摘、舍、惹”是翘舌音,“捧、惶、恐、懂、眶”是后鼻音等。)(2)全班交流上面的词语已经会读会写了,还有哪些词的意思不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和“惶恐”的意思。出示: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请学生读读这段话,想想两个词的意思。(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惶恐:惊慌害怕。)看来同学们词语已经没有问题了,相信课文读得一定也不错。3、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找几个学生分节读。4、你们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5、找一找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句,用线把它画下来。(一天清晨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第二天早晨)在一篇叙事类的课文中,有时候会有鲜明的时间词,抓住这些时间词,我们就能梳理出事情发展的脉络。三、梳理课文,质疑问难。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些什么?(老师适时归纳)(1)怎么摘花瓣?(2)为什么只摘花瓣?(3)摘花瓣做什么?2、请大家对照问题读读相关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3、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四、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问题一:怎么摘花瓣?1、指名读第2段,自学问题:怎么摘花瓣?2、学生交流相关的词语:小心地摘、俯在花前、双手捧着、飞快地穿过、跑远了3、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24、一片小小的花瓣包含了小女孩对妈妈的份真情,让我们把小女孩当时摘花瓣的情形读好吧。指名读。齐读。这样一个很懂事又爱花的小女孩,为什么要去摘花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解决。五.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指导记忆字形。俯摘捧措惶懂2、指导。出示的这几个字,左右结构,写时要左紧右松才好看。3、学生在《补充习题》上练写,教师指导。课堂作业:带着理解再读课文,完成《补充习题》第四题第一小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抓住关键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