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故事【教材分析】课文《争论的故事》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作为三、四年级的衔接,本册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初步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文通过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想,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机会,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课文层次清楚,1-5自然段是盛老师讲的故事,6-11自然段是同学们的感想。课文的插图展现了文章的高潮(第三自然段),兄弟俩各持观点,争论不休。【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和文中的关键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讨。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兄弟俩争论的论点——大雁是烤的好吃,还是煮的好吃,读好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这几个词语。难点:讲讲故事,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板书:争论的故事,读题)2、读了题目,你想知道故事告诉我们些什么呢?(谁争论?为什么争论?怎么争论?结果怎么样?)3、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播放课文朗读录音)4、打开书:快速读读课文,请你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两遍这个故事,边读边思考。再找一找哪段是盛老师讲关于争论的故事,哪段又写了同学们的感想。5、反馈、交流。(1)我们课文里有几只拦路虎——生字,老师检查同学们扫除了没有。(出示词语:烤鸭、争辩、评理、剖开、真笨、关键、赞许、聚精会神皮香肉嫩)(2)拦路虎已经除去,那我们再来看看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解决了哪些?A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在争论;(板书:哥哥、弟弟)B为大雁射下来怎么吃争论(很饿);(板书:吃大雁)C哥哥说煮着吃,弟弟说烤来吃;(板书:煮、烤)观察图,你能指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D争论不休后请过路老人评理,老人说了个两全齐美的方法后兄弟俩都很满意,(板书:老人、半煮半烤)E结果发现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6、我们读通了课文,能根据板书说说故事的内容吗?试试看。(课文写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故事说的是兄弟俩为大雁射下来煮着吃还是烤着吃而争论不休,结果大雁早就飞走了。)1二、解疑合探(一)、学习第一部分(重点:兄弟俩争论的内容)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是他们争论的内容。一读(抓住词句读)1、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兄弟俩争论的内容,想一想:他们争论得怎么样?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生自由读)2、兄弟俩争论得怎么样?(兄弟俩争论得很激烈。)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1)(课件出示: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请说说你的理解。比较:“再好的东西,一煮就没味道了。”“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读读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哪句话更能体现弟弟的不喜欢。弟弟不喜欢煮着吃,他想要——(烤着吃。)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只有才”中看出弟弟只想烤着吃。)过渡:还能从什么地方读出兄弟俩争论得很激烈?(2)、(课件出示: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孩子们,你们被烟熏过、呛过吗?什么感受?那,你们从“烟熏火燎”中感受到了什么?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哥哥的话。从你响亮的声音中我感受到了哥哥的不以为然,知道什么是“不以为然”吗?谁来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哥哥认为弟弟不对,也可以说哥哥不认为弟弟对,这里的“然”就是对的意思。)过渡:还有哪儿也能看出兄弟俩争得很激烈呢?(3)(课件出示: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注意到“?”和“!”了吗?谁来读一读?想想看,弟弟在说这话的时候仿佛看到什么?带着你们的感受再读读这个句子。。二读(分角色读)1、哪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哥哥和弟弟,表演一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