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第十三章管理控制13.1复习笔记一、控制概述1.控制的概念控制,就是由管理者遵照一定的科学程序,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是否符合计划进行测定,从而确保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过程。关于控制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1)控制是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就需要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个环节中,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互相交织,使管理活动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系统。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首先要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加以控制,通过激励的手段鼓励和引导某些行为,其次要压制和杜绝另一些行为,以避免组织内部出现矛盾冲突。协调组织内部机构及人员的行为,是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2)控制的目的是要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控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①“确保计划的实施”,即在变化的环境中,通过控制随时将计划执行的结果与标准相比较,一旦发现偏差,就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持系统正常运行;②“对计划进行变革与创新”,即在某些情况下,环境的变化会对组织提出新的要求,这时需要管理者的改革与创新,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局面,通过确定新的目标和控制标准,重新引导管理系统上升到一种更加合理、更加先进的状态,使计划设定的总目标得以实现。(3)控制的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2/2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控制不是一项随意性的活动,它必须遵循一套严格、科学的程序。控制活动包含三个基本步骤,即拟订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4)控制的作用主要是检验计划执行成效和计划的正确性由于管理环境不断变化,管理活动可能会偏离计划和目标,出现各种偏差,因此对管理者来说,不仅要执行计划,还要对计划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2.控制的特性控制具有多种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具有整体性控制的整体性体现在控制的全员化和全程化两个方面。首先,控制是组织内部全员化的职责,完成计划是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而参与控制也成为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任务;其次,控制的对象涉及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确保组织整体发展的均衡、协调和高效是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目标。(2)控制具有动态性管理过程中的控制不同于机器设备系统中的自动控制。管理活动中的控制是在有机的社会组织中进行的,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随时发生着变化。为提高控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控制的标准和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呈现出动态的适应性。(3)控制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控制活动是由人执行的,控制的主要对象也是组织中的人。控制是保证工作按计划进行并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条件。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人始终是管理活动的主体。(4)控制具有追求高效率的特征控制是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组织内部协同配合的重要手段。控制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实3/2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施监督,而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管理者发现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其最终落实纠正的过程不可能依靠管理者自身来完成,而必须依靠下级部门的实施,只有当下级部门充分认识到偏差的存在及危险性时,才会主动地配合改进工作。3.控制的内容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通过对一般组织的管理活动的研究而将管理控制的内容归纳为人员控制、财务控制、作业控制、信息控制和组织绩效控制五个方面。(1)人员控制在管理的每一个层级中,都存在着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工作情况的控制,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直接巡视法,即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观察被管理者的工作并纠正出现的问题;②评估法,通过对被管理者的工作进行系统化的评估,使每一位下属的近期绩效都得到鉴定,然后根据绩效情况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加以解决。(2)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适应于一切组织的,所有的管理者都应关心组织运行中的财务问题,学会通过财务控制来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降低组织运行的成本。(3)作业控制日常管理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作业控制,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