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1号教学背景分析:《探索者1号》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八单元第29课。这是一篇科普类文章,课文记叙了人们在青少年科学研究成果展览会上观看机器人“探索者1号”做精彩表演的情景,展现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神奇魅力。虽然是一篇科普类文章但我们不能忘了语文课的根本目的是抓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训练,尽管这篇文章充满着机器人精彩有趣的表演场面,但我们的落脚点还是要兼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课文后的第二题的要求是: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好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基于以上的考虑和本篇文章作为第八单元起始文章的地位以及针对三年级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候还不能做到言之有序的现状,我们确定了教学重点、难点是:能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说一段话。如何落实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以第二自然段用表示时间顺序围绕一个意思的写法为主线,贯穿全篇文章的教学。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2.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注意用好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围绕一个内容说一段话。3.结合课后选读课文,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注意用好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围绕一个内容说一段话。教学难点:能语句通顺地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围绕一个内容说一段话。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感知课文。1.师:上节课老师带着大家学习了这篇课文的字词,这些词你们都记住了吗?咱们一起来写一写?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听写字词)。迅速、棋艺、执行、高超、任务、顽强、不折不扣2.现在请你观察黑板上这些字词,你能用黑板上的词进行词语搭配吗?生:棋艺高超、执行任务。3.、师:你能用黑板上的几个词向大家介绍一下探索者1号吗?生:尽管机器人探索者1号的棋艺高超,可以迅速杀败顽强的对手,但它还是要按照人的意志,不折不扣的执行任务。设计意图:从复习词语入手,到词语搭配,再到用词说句子,整个这个训练抓住了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又浅到深,然学生体会到用词不但要准确还要搭配恰当。过渡:刚才两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探索者1号,上学期我们还认识了几位机器人导游呢,和它们相比探索者1号的本领又是什么呢?请你快速读课文,找一找。(板书)使用工具、化学实验、机械操作、下棋二、抓住文本练说话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紧紧围绕第2自然段的写法展开的,从感知顺序,了解写法入手,到感悟顺序,练习表达,再到最后的回顾课文,总结写法。环环相扣,层层深入。1.感知顺序了解写法第一步:老师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圆圈圈出,是哪些词把这些表演连起来的?指名答:先、接着、随后。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用这些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把几个表演连列起来的。接着让学生再来读读这些用上表示先后顺序词语的句子。第二步:句子对比:1①探索者1号先表演使用木工和金工的工具,接着轻巧地做了一次化学实验,随后进行机械操作表演。②探索者1号表演使用木工和金工的工具,还轻巧地做了一次化学实验,还进行机械操作表演。师:读读这两句,感受一样吗?为什么?设计意图:深入感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不仅能让我们知道他都做了哪些表演而且还让我们知道他表演的顺序。第三步: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设计意图:向课外延伸,与学生的已知经验结合。第四步小结:第二自然段先写了表演开始,接着按先后顺序写了探索者1号先后进行了使用工具,做化学实验,表演机械操作。我们可以模仿这种写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看谁能用好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2.感悟顺序练习表达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以文本为素材,设计了两个说话练习,既: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机器人下棋和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机器人判断走错棋(1)先说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下棋。默读第三自然段,问:探索者1号的棋艺如此高超,它究竟是怎样下棋的呢?读原文,即:“人使用大脑思考的,而机器人有电子大脑。棋盘上棋子的位置能变成信号传到电子大脑中,电子大脑迅速计算后,确定出下一步最合理的走法,然后指挥机械手挪动棋子。”师接着问:你明白机器人是怎样下棋的了吗?能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