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会认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及他是怎样学习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刻苦学习的情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教学难点:引导读懂重点句,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及在极差的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准备:1.发动并具体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小萝卜头”的图片及资料。可以去学校图书室查找资料后摘抄下来,可以向家长请教,上网搜索,查到相关资料打印出来。在网上查资料从搜索关键词入手,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红岩》等。2.课文朗读录音。3.准备几张自己的照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交流资料。1.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多么幸福啊!可是在六十多年前,有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孩子,从小被关进了监狱,他和你们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可是却在牢房里受尽了折磨,在他9岁时就被残暴的敌人杀害了。他的姐姐为了纪念弟弟写下了——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板书后齐读课题:我的弟弟“小萝卜头”2.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我的弟弟是谁?他为什么叫“小萝卜头”?弟弟是个怎样用心爱心专心1的孩子?文中写了他什么事?……)3.课前你找到了哪些相关的资料?学生介绍。教师适当补充:“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他是我国最小的烈士。1949年9月6日,和妈妈徐林侠、爸爸宋绮云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戴公祠,当时,“小萝卜头”宋振中才9岁。我们这篇课文是“小萝卜头”的姐姐宋振苏写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听边思考大家质疑的问题。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及词语。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查查字典。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价,纠正字音。4.说说课文写了小萝卜头的哪些事?(生活苦、爱学习、有礼貌。)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三、学习字词。1.贴出会认字和会写字卡片,这些字你都会读了吗?会读的同学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请一位读得最好的当小老师带读。点几名后进生读一读,如发现错误及时正音。提醒注意容易读错的字:后鼻音:党,政;翘舌音:湿,臭。“允”(yǔn)字是整体认读音节,第三声。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住吗?有什么好办法?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这些字,如猜谜法、编故事法等。练的右边不要写成“东”。3.给生字找朋友,读词语。4.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重点词,积累词语:秘密逮捕,来之不易,面黄肌瘦,政治犯。5.指导写字。观察8个会写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湿”“臭”等几个难写字的书写。练习,评议。四、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注意写美观写正确。2.读课文。第二课时用心爱心专心2一、复习。出示卡片,认读生字及词语。二、抓关键词理解课文。1.自由读课文。想想“小萝卜头”是个怎样的孩子?2.学生自由上黑板板书。(爱学习、有礼貌、聪明可爱、受尽折磨……)师生一起整理板书选择关键词。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3.抓住“生活苦、爱学习、有礼貌”三个特点分组合作学习。“小萝卜头”的什么特点最让你感动?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4.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决定学习顺序)(1)“小萝卜头”生活苦。学第一段。指名读。这一段从几个方面写了“小萝卜头”的生活苦?(从住、吃、穿这些方面。)教师引读。“小萝卜头”真可怜呀!还只有八个月就被秘密逮捕了。他跟妈妈住在——他穿的是——吃的——由于监狱生活的折磨,他长得——出示小萝卜头的图片。这是我们可爱的“小萝卜头”九岁时的样子。看着这张图片,你想说什么?(他看上去不过五六岁,他的脑袋大大的,身子特别小,由于营养不良,生活艰苦才这样,我十分同情他。和“小萝卜头”相比,我们真幸福。)(理解“面黄肌瘦”“发霉发臭”。)是谁让我们的“小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