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备课人授课时间课题《离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名句及屈原的相关名句。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过程与方法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指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的政治抱负,感悟并学习诗人坚持真理、热爱祖国、至死不渝的思想。重点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难点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教学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活动设计设计一、检查预习(2分钟)二、新课导语(1分钟)三、《离骚》1.作品简介。(见学案)2、作者简介。(见学案)3、“楚辞”简介。(见学案)4、朗读感知本诗是骚体诗的代表,饱含着作者真挚而深沉的情感,朗读时要体会这种情感。节奏、音节的划分:骚体诗一般是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兮”字要拉长语音,体现出整个句子的似断实连,若连若断。5、逐段解析第一段(1)重点字词太息:叹息。民生:百姓的生活。一作“人生”虽:唯。好:爱慕,崇尚。谇:谏诤。替:废弃,贬斥。申:重复,再三。揽:采集。灵修:神仙,这里指怀王谣诼:造谣、诽谤。淫:淫荡固:本来。时俗:世俗。偭,背向,引申为违背。错:通“措”措施。忳:忧闷。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侘傺:失意的样子。绳墨:比喻准绳、准则。周容:苟合取容。度:法度、准则。穷困: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溘:突然,忽然。鸷:凶猛的鸟,指鹰、雕。鸟:这里指一般的鸟。圜:通“圆”。周:合。孰:何。异道:不同道。尤:责骂。攘:忍受。诟:侮辱。伏:守,保持。(2)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因而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分疏远了他。虽然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无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都是对这种心志的表白。第二段(1)重点字词相道:观察、选择道路。延:久久。伫:久立。反:返回。朕:第一人称代词。复路:回原路。及:趁着。行迷:走迷了路。步:缓步。驰:快跑。焉:于彼,在那里。学生分组讨论第一章:1.2组第二章:3.4组第三章:5.6组第四章:7.8组第五章:9.10组第六章:11.12组学生展示教学小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