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课题班级授课(完成)时间2课时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过程与方法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重点难点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一.预习选文,给加点字注音。慎而无礼则葸不贰过君子笃于亲出则弟二、疏通了字面意思,理解了并概括了每一则的内容。第1则,孔子从人们获取知识的角度把人分为四个层次:上也、次也、其次也、下矣。第2则,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而是“敏以求之者也”。第3则,孔子说自己是个“好学”的人。第4则,孔子好学可以去除“六弊”。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第5则,孔子说有礼可以去除四害。孔子以好学自许,选文第3则就说到这个问题。但是,他所说的“学”跟我们现在常说的不同。第4则选文,提到了“六言”和“六弊”。“六言”指的是六种德行,即“仁”“知”“信”“直”“勇”“刚”六种德行;而“六弊”则是六种弊病,即“愚”“荡”“贼”“绞”“乱”“狂”六种弊病。从一般意义上说,但是如果偏执于德行而不好学,就会产生种种弊端。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病,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简单地说,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二者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互相包含。第5则内容则是对第4则的补充,突出学礼的重要性,其中的“勇而无礼则乱”和“直而无礼则绞”,则是直接对应第4则中“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可见,孔子所谓的“好学”很大一方面是指:学礼!C“应用类”D“能力提升类”合作探究备注课上联系个人生活体验,交流了学习感受。知道了:(1)“好学”可以让人们——仁而不愚、知而不荡、信而不贼、直而不绞、勇而不乱、刚而不狂(2)“学礼”则可以让人们——恭而不劳、慎而不葸、勇而不乱、直而不绞学礼,以礼规范“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学六言,去六蔽)六言(即仁、知、信、直、勇、刚),也就是六种德行。请选择其中你认为最有感触的一两种说明。明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分辨是非,不滥用仁爱之心。“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区分道义,不固守愚信……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了解到,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大的弊病。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施行德行,适时适度,方为真君子!而它的衡量标准就是礼。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动乱。换句话说,我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还要注重以礼来规范,这样,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所以说,“修身”和“学礼”,两者是不可分的。“修身”应有“礼”的规范,而“学礼”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修身”。当堂检测备注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偷:窃B.好信而不好学,其蔽也贼贼:害C.就有道而正焉就:靠近D.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远:疏远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古之学者为己”中“之”相同的一项是()A.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B.二三子,偃之言是也C.不如丘之好学也D.君子之至于斯者,吾未尝不得见也3.用成语概括下列材料错误的一项是()A.子曰:“沽之哉,沽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