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惊梦知识与技能:1、思考其中融合的中国传统表现方法。2、把握小说吸收西方意识流、暗喻、象征等现代主义小说的表现技法。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探究、合作,体会饱含的历史兴衰感和人世命运沧桑感和本文“人生如梦”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1、体会饱含的历史兴衰感和人世命运沧桑感。2、领会本文“人生如梦”的思想。教学重点:1、领会意识流、象征、平等手法等现代小说的技巧。2、领会本文“人生如梦”的思想。教学难点:思考其中融合的中国传统表现方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介绍昆曲和《牡丹亭——游园惊梦》,了解作者白先勇;感知小说内容:本文主人公游了什么园,惊了什么梦?对人物做简单分析。教学过程:一、昆曲简介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始于元代末年的江苏昆山一带,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内容:至情至性(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很高,许多唱词其实就是婉约凄美的诗词。)形式:载歌载舞如何欣赏昆曲呢?——曲词、声腔和舞台艺术。1、曲词有人说:要捕捉音乐的美,必先撒下文字的网。2、声腔因为是雅文化,其声腔就不可慷慨而更趋向缠绵悱恻。笛是昆曲重要的伴奏乐器,其声疾徐顿挫、柔丽妩媚,演唱者更要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转音若丝、流丽幽远。3、舞台艺术昆曲的舞台艺术——戏曲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心理描写特别多,我们很容易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是个率真的世界:爱到深思恍惚,恨到咬牙切齿;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昆曲全在情境二字。因为情境,两三个龙套穿梭,便是千军万马;因为情境,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这些人分花拂柳,翻山越岭,攻城掠地,活生生演尽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一生的悲欢离合。昆曲实在是心的幻术。台上的表演家和台下的观众在艺术的殿堂相逢,电光石火间,便有云垂海立的震撼。那一刻他们的灵魂是相通的,他们都是情境中的人。昆曲的成长代表了中国戏曲的成长,它对京剧和川剧、湘剧、越剧、黄梅戏等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这也就是人们常常把昆剧称为“百戏之祖”的原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曲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而昆曲则早在二百年前就开始衰落。苏州是昆剧生长的土壤,如今的苏州人也很少接触到昆曲了。为什么?因为太讲究纯美、纯粹精神,丝毫不肯接受现实俗世的污染,在今日的平民世界里,已和一般人的生活几乎完全脱节,再也无法受到欣赏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衰落)二、《牡丹亭——游园惊梦》简介1、导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時,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为了一生一次的花期,执着的杜丽娘因梦而死,因梦复生。一出《游园惊梦》,唱哭了小青,听痴了黛玉,减价了《西厢》。2、故事梗概:太守的千金杜丽娘到花园游玩,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醒后她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但受到封建家长的反对,直至柳梦梅中了状元,由皇帝作主,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3、《于丹游园惊梦》4、《游园惊梦》视频5作者简介:汤显祖,明代人。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二十一岁时中举,文名渐隆,然因拒绝权相张居正的延揽而屡应会试不第。至张居正去世,才中进士。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因为汤显祖是临川人所以“四梦”名为“临川四梦”,指的是——《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第二课时一、作者简介:白先勇(1937,7,11~),当代著名作家。广西桂林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因此他的童年时间多半独自度过。抗日战争时他与家人到过重庆,上海和南京,后来于1948年迁居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不久之后在1952年移居台湾。二、介绍课前的短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