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第2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课题《长恨歌》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古代诗歌鉴赏的有效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和特色的过程提升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知研读课文的习惯重难点分析重点:课文内容的整体鉴赏难点:艺术特色鉴赏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研读·鉴赏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提示与点拨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怎么表现恨?二、行文线索:玉环进宫,隆基宠爱:汉皇重色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逃难途中,玉环被杀:骊宫高处入青云……不见玉颜空死处乱后回京,痛思玉环: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道士施法,寻觅玉环: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玉环送钗,天人永隔: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即重色----寻色----迷色----失色----思色----访色盟誓三、探究思考1、作者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头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起提纲挈领的作用。2、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尾有何用意?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天人永隔之恨,另一方面暗示了正是唐玄宗自己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用此句结尾有点明题旨的作用。四、艺术特色鉴赏(一)情节曲折多变1.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结合,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2.情节设计曲折巧妙,波澜屡生、高潮迭起。贵妃专宠——渔阳鼙鼓——马嵬赐死——玄宗思念——玉容仙境——寄物传情(二)人物形象鲜明“汉皇”:荒淫误国的昏君?深爱杨女的痴心男?杨女:害国殃民的祸水?忠贞爱情的痴心女?(三)叙事、描写与抒情高度融合(四)语言生动晓畅,精纯优美1.语言通俗,平易2.时有生动传神的妙语警句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比喻)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借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借代)五、提示与点评诗人只是借历史一点影子,据时人传说蜕化出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用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歌咏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历史。诗中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艺术化了的。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备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