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2)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影响;(3)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2.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科书,分析图片、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对比分析和课堂讨论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2)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实际上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政治领域里的延续。(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2)让学生认识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3)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会,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战斗精神的了解,培养学生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优良品质,树立坚持信仰的顽强意志【教学方法】1.利用讲述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2.运用比较法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展开讨论,由老师引导和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3.阅读课外资料,对这些运动出现的原因进行探究,加深对课文更深地了解。【教学内容】1.文艺复兴的背景:(1)时间:14、15世纪。(2)地点:佛罗伦萨、威尼斯。(3)条件:意大利各城市国家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①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②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是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业和手工业的中心。③地理优势: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也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④最后,从政策、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简要总结。(3)影响:①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爱心用心专心②意识形态的影响: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2.文艺复兴:(1)产生的条件:(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的主要原因)①意大利半岛最早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②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③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2)含义和实质:①含义。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②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人文主义。(4)文学领域的成就: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①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②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代表作:《神曲》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③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5)文艺复兴的传播和意义:①传播:意大利→西欧诸国。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②意义:a.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b.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c.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d.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