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建议1课时完成)[考试目标]1.掌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2.了解酸碱电离理论。[要点精析]一、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与其它平衡相同,弱电解质在中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程度的大小主要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同时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电离过程的热效应较小,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若温度升高较多时,电离程度增强,离子浓度增大。在一定温度下,稀释溶液,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增强,离子数目增多,但由于溶液体积增大而离子浓度降低。当加入含有弱电解质组成的相同的离子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对CH3COOHH++CH3COO-的电离平衡,小结如下:条件变化平衡移动电离度K离子数目离子浓度加热正向移动增大增大增多增大稀释正向移动增大不变增多减小加冰醋酸正向移动减小不变增多增大加盐酸逆向移动减小不变H+增多CH3COO-减少加醋酸钠逆向移动减小不变H+减少CH3COO-增多例1: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右图所示。请回答:(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2)A、B、C三点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C三点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解析: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C点离子浓度最小,加水量最多,电离程度最大。答案(1)“O”点时醋酸尚未电离;(2)C>A>B(3)C82522730-8265-4372-be33-fe4d831f1f82.docPage1of7导电能力加水量ABC···0二、酸碱电离理论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过关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A.熔化时不导电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D.溶液中溶质分子和电离出的离子共存2.在CH3COOHH++CH3COO-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入盐酸C.加水D.加入NaOH3.把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下列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A.自来水B.0.5mol·L-1盐酸C.0.5mol·L-1CH3COOH溶液D.0.5mol·L-1KCl溶液4.25℃时,0.1mol/L一元弱酸溶液,达到电离平衡时,溶质分子与溶质离子的个数比为11.3:1,在该溶液中一元弱酸的电离度是()A.4.24%B.4.07%C.4.42%D.8.84%5.若室温时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A.10(12-a-b)%B.10(a+b-14)%C.10(a+b-12)%D.10(14-a-b)%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该物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液溴B.BaSO4C.酒精D.SO37.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稀溶液:①NaHSO3②H2SO3③NaCl④Na2S,所含带电微粒的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8.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c(OH¯)B.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c(OH¯)>c(H+)82522730-8265-4372-be33-fe4d831f1f82.docPage2of7D.N3¯与CO2含相等电子数9.某一元单酸HA,在不同比例的[A—]/[HA]水溶液中的pH值如图所示,则此酸之Ka值为()A.5×10—6B.2×10—5C.2×10—4D.5×10—410.从下列现象可以判断某酸是强酸的是()A.加热该酸至沸腾也不分解B.该酸可以分解石灰石放出C.该酸可以把沉淀溶解D.该酸浓度为时的=1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1.c(H+)相同的两份酸溶液(甲:盐酸,乙:醋酸),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已全部溶解,且放出的气体一样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甲>乙B.开始反应速率:乙>甲C.物质的量浓度:乙>甲D.甲、乙两溶液取相同体积稀释相同倍数后,c(H+):甲>乙12.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晶体或加等体积水稀释时,都会引起A.溶液的pH增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