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时句式变换、仿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变换句式、仿写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基本题型。2.能力目标掌握变换句式、仿写类试题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二、教学要点了解考纲要求,掌握变换句式、仿写类试题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三、教学难点掌握变换句式、仿写类试题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明确考纲明确考纲要求:能够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句式;或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阅读了解考纲明确考纲,使复习有针对性典例导引1.(2009年北京卷)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①以《红楼梦》为主语②以曹雪芹为主语【答案】①《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②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解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短句化长句,看似简单,实则要注意三个短句除用作母版的那个,其余两个都得调整语序。2.(2014年高考浙江卷)依据下列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示例】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答案】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1.独立完成典型例题2.小组交流答案3.展示答案4.总结纠错以近年北京高考本考点题目为典型例题,有助于考生迅速了解高考题型及命题规律。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解析】这是语文考试中常考的常规题,这类题通常考句式、含义,这是这类题的普遍规律。所以解答本题,首先要句式结构一致;其次语段中出现的意象要前后关联。如“月”“湖”“鱼”“嫦娥”是前后相关的。先从内容上看,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造成的一个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再从结构、手法上看,第四句是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除了答案中的“花”“鸟儿”,还比如“风”“蝉”等。想用很优美的语言来解答本题,平时要多观察,多感悟。命题规律总结命题规律:“变换句式”和“仿写”从2010年以后在北京卷中皆没有单独设题,《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也没有对这一考点做出明确要求,从最近几年试卷情况来看,这一考点往往渗透在修辞、简明连贯得体、阅读与写作等考点之中,呈现一种综合命题趋势。通常情况下,此类题目题型较为固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所选材料注重思想性,贴近现实,在设置的语境中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仿写类试题往往涉及内容、修辞、句式、逻辑、照应等内容,句子的仿写,对联的仿写,诗词、歌词的仿写,开场白的仿写,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仿写等都是考查的热点。2016年高考,预计不会有单独命题形式,备考时需要注意加强综合性的训练。1.根据典例,自主分析总结命题规律。2.对照规律,自主回顾历年高考变换句式、仿写试题。考生通过这一环节了解本考点命题规律及基本题型,可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技巧指导总结答题技巧: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历年高考的“变换句式”“仿写”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一方面通过复习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错误答题类型,提高答题的正确率。2.多读勤练,掌握各类句式的特点,提高语感,增强表达能力。平时复习中应以阅读为基础,关注社会现实,增加材料储备,同时勤于练习,通过多写,总结并掌握各种句式写作方法,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3.掌握各类句式变换题目答题方法:(1)长句变短句:①提取主干。首先把长句主干(主谓宾结构)提取出来独立成句,如果该主干表意不是很明确,那么可再提取与中心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