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五章 第六节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VIP免费

第五章  第六节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_第1页
1/5
第五章  第六节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_第2页
2/5
第五章  第六节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_第3页
3/5
第五章第六节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题组一距离问题1.一船自西向东航行,上午10时到达灯塔P的南偏西75°、距塔68海里的M处,下午2时到达这座灯塔的东南方向的N处,则这只船航行的速度为()A.海里/时B.34海里/时C.海里/时D.34海里/时解析:如图.由题意知∠MPN=75°+45°=120°,∠PNM=45°.在△PMN中,由正弦定理,得sin120sin45MNPM,∴MN=68×3222=346.又由M到N所用时间为14-10=4小时,∴船的航行速度v=34617642(海里/时).答案:A2.一船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灯塔M在北偏东60°方向,行驶4h后,船到达B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方向,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________km.解析:如图,依题意有AB=15×4=60,∠MAB=30°,∠AMB=45°,在△AMB中,由正弦定理得=,解得BM=30km.答案:3023.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河对岸A,B两点间的距离,在这一岸定一基线CD,现已测出CD=a和∠ACD=60°,∠BCD=30°,∠BDC=105°,∠ADC=60°,试求AB的长.1解:在△ACD中,已知CD=a,∠ACD=60°,∠ADC=60°,所以AC=a.①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可得BC==a.②在△ABC中,已经求得AC和BC,又因为∠ACB=30°,所以利用余弦定理可以求得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B==a.题组二高度问题4.在一个塔底的水平面上某点测得该塔顶的仰角为θ,由此点向塔底沿直线行走了30m,测得塔顶的仰角为2θ,再向塔底前进10m,又测得塔顶的仰角为4θ,则塔的高度为________.解析:如图,依题意有PB=BA=30,PC=BC=310.在三角形BP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2θ=22210330103210330()+-()=32,所以2θ=30°,4θ=60°,在三角形PCD中,可得PD=PC·sin4θ=102·32=15(m).答案:15m5.某人在山顶观察地面上相距2500m的A、B两个目标,测得目标A在南偏西57°,俯角为30°,同时测得B在南偏东78°,俯角是45°,求山高(设A、B与山底在同一平面上,计算结果精确到0.1m).解: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山高PQ=h,则△APQ、△BPQ均为直角三角形,在图(1)中,∠PAQ=30°,∠PBQ=45°.∴AQ=3tan30PQh,BQ=tan45PQ=h.在图(2)中,2∠AQB=57°+78°=135°,AB=2500,所以由余弦定理得:AB2=AQ2+BQ2-2AQ·BQcos∠AQB,即25002=(3h)2+h2-23h·h·cos135°=(4+6)h2,∴h=250046≈984.4(m).答:山高约984.4m.题组三角度问题6.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如果c=a,B=30°,那么角C等于()A.120°B.105°C.90°D.75°解析: c=a,∴sinC=sinA=sin(180°-30°-C)=sin(30°+C)=(sinC+cosC),即sinC=-cosC.∴tanC=-.又C∈(0,180°),∴C=120°.答案:A7.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增加同样的长度,则这个新的三角形的形状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由增加的长度决定解析:设增加同样的长度为x,原三边长为a、b、c,且c2=a2+b2,a+b>c新的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x、b+x、c+x,知c+x为最大边,其对应角最大.而(a+x)2+(b+x)2-(c+x)2=x2+2(a+b-c)x>0,由余弦定理知新的三角形的最大角的余弦为正,则为锐角,那么它为锐角三角形.答案:A题组四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8.有一山坡,坡角为30°,若某人在斜坡的平面上沿着一条与山坡底线成30°角的小路前进一段路后,升高了100米,则此人行走的路程为()A.300mB.400mC.200mD.200m解析:如图,AD为山坡底线,AB为行走路线,BC垂直水平面.则BC=100,∠BDC=30°,∠BAD=30°,∴BD=200,AB=2BD=400米.答案:B9.线段AB外有一点C,∠ABC=60°,AB=200km,汽车以80km/h的速度由A向B行驶,同时摩托车以50km/h的速度由B向C行驶,则运动开始________h后,两车的距离最小.解析:如图所示:设th后,汽车由A行驶到D,摩托车由B行驶到E,则AD=80t,BE=50t.因为AB=200,所以BD=200-80t,问题就是求DE最小时t的值.3由余弦定理:DE2=BD2+BE2-2BD·BEcos60°=(200-80t)2+2500t2-(200-80t)·50t=12900t2-42000t+40000.当t=7043时DE最小.答案:704310.(2010·长沙模拟)长沙市某棚户区改造建筑用地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经规划调研确定,棚改规划建筑用地区域近似地为半径是R的圆面.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五章 第六节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